科室: 顳下頜關節科 主任醫師 張清彬

  

  臉疼,指顏面部的疼痛,中醫也叫“面痛”。疼痛的原因很多,臨床上較多見的有三種類型急性牙髓炎、顳下頜關節痛和三叉神經痛。

  第一急性牙髓炎

  在口腔頜面部的疼痛中,急性牙髓炎導致的疼痛佔到了很大的比重。急性牙髓炎是指急性牙髓組織的炎症,其感染源主要來自深髓,牙髓的感染可通過根尖孔引起根尖感染,急性牙髓炎的臨床特點是發病急,主要特徵是劇烈疼痛,一般止痛藥物效果不明顯,後期可發展為牙髓壞疽,治療主要有開髓及藥物止痛。
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的主要症狀是劇烈疼痛,疼痛性質具有下列特點:(1)自發性陣發性痛:在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劇烈的自發性尖銳疼痛,疼痛可分為持續過程和緩解過程,即所謂的陣發性發作或陣發性加重。在炎症的早期,疼痛持續的時間較短,而緩解的時間較長,可能在1天之內發作二三次,每次持續數分鐘。到炎症晚期,則疼痛的持續時間延長,可持續數小時甚至1整天。而緩解時間縮短或根本就沒有疼痛間歇期。炎症牙髓出現化膿時,患者可主訴患牙有搏動性跳痛。(2)夜間痛:疼痛往往在夜間發作,或夜間疼痛較白天劇烈。患者常因牙痛而難以入眠,或從睡眠中痛醒。(3)溫度刺激加劇疼痛:冷、熱刺激可激發患牙的劇烈疼痛。若患牙正處於疼痛發作期內,溫度刺激可使疼痛更為加劇。如果牙髓已有化膿或部分壞死,則患牙可表現為所謂的“熱痛冷緩解”。這可能是因為牙髓的病變產物中有氣體,受熱後使其膨脹,致使髓腔內壓力進一步增高,遂產生劇痛。反之,冷空氣或涼水可使氣體體積收縮,減小壓力而緩解疼痛。臨床上常見到患者攜帶涼水瓶就診,隨時含漱冷水進行暫時止痛。(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疼痛發作時,患者大多不能明確指出患牙。疼痛呈放散性或牽涉性,常常是沿三叉神經第2支或第3支分佈區域放射至患牙同側的上、下頜牙或頭、顳、面部。但這種放散痛絕不會放散到患牙的對側區域。臨床醫生檢查時,多發現患牙,比如深齲等。見於任何年齡且無性別差異,近期有牙周炎、齲病史,疼痛為持續性跳痛或脹痛,夜間加重,冷熱刺激可誘發疼痛,無扳機點,患牙常有叩擊痛。

  治療急性牙髓炎僅僅靠吃消炎藥是不夠的,目前最有效的辦法是開啟病灶牙的牙髓腔,進行開髓引流,使髓腔內炎性滲出物排出,牙髓腔內壓力下降,疼痛緩解。待炎症消退後,再做完善的根管治療。

  第二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頜面部神經疾患,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顏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週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包括腦部佔位性病變和血管壓迫,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西醫至今尚無明確的定論,而中醫認為屬於肝腎問題。

  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常無預兆,而疼痛發作一般有規律。每次疼痛發作時間僅持續數秒到數分鐘驟然停止。初期起病時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亦長,數分鐘、數小時不等,隨病情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亦逐漸加重而劇烈。夜晚疼痛發作減少。間歇期無任何不適;但說話、吃飯、洗臉、剃鬚、刷牙以及風吹等均可誘發疼痛發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動謹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臉、刷牙、進食,說話也小心,惟恐引起發作;疼痛側面部可呈現痙攣,即“痛性痙攣”,皺眉咬牙、張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顏面以致區域性面板粗糙、增厚、眉毛脫落、結膜充血、流淚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緊張、焦慮狀態;由於三叉神經痛主要也疼在牙和臉上,因此在臨床中,經常有患者分不清三叉神經痛和牙痛。專家指出,不少醫生會把三叉神經痛誤診為牙痛,有的患者甚至把一口牙拔光了,疼痛還沒治好。因此,三叉神經痛的確診很重要。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手術,這種手術是開放性手術,即開口進入,將疼痛的三叉神經切掉。“但由於三叉神經屬於感覺神經,跟運動神經是連在一起的,通過手術切掉,很容易破壞運動神經,從而導致面癱。”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新技術多采用無痛三叉神經熱凝技術治療。三叉神經射頻熱凝術的具體做法是在無痛狀態下,用70℃的射頻溫控熱凝針,將三叉神經“凝”住,不再傳導痛覺,疼痛也就不會發生。這種手術只需30~60分鐘,病人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治療,而且幾乎沒有創口,複發率也低。

  第三顳下頜關節疾病

  臉疼的另外一個常見原因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和顳下頜關節炎。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指累及咀嚼肌或(和)顳下頜關節,具有一些共同的症狀(如彈響、疼痛、張口受限)的一組臨床疾病的總稱。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臨床上有三大特徵:關節疼痛、關節彈響雜音和張口受限。疼痛部位多在關節區或關節周圍,張口或疼痛時疼痛加劇。部分患者伴有耳鳴、頭疼、感覺異常、頭暈等非特異症狀。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目前採取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對於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一般主要採取保守治療:可以通過手法復位和在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凝膠等潤滑藥物來進行治療;必要的情況下,則佩戴顳下頜關節咬合板,以達到消除頜異常、緩解肌緊張、穩定和改善下頜位置、減輕髁突對關節盤的壓迫等作用。一般通過兩個月左右的治療,症狀可完全消失。

  手術治療有顳下頜關節鏡手術及開放性手術。顳下頜關節鏡手術是微創手術,一般在局麻下即可進行。這種手術對顳下頜關節損傷較小,相比其他的傳統開放性手術有微創、切口小、手術反應小、可以避免面神經損傷等特點,手術效果較好。顳下頜關節鏡適應症廣泛,顳下頜關節結構紊亂,可復或不可復關節盤移位、關節強直、骨關節病等均是其適應症。

  顳下頜關節炎的症狀包括區域性關節疼痛、耳部疼痛、頭痛、雜音和咀嚼時的疼痛,而且伴有各種肌肉的疼痛,患者往往張口受限,有時吞嚥食物也有困難。對於顳下頜關節炎的治療,張清彬博士介紹:顳下頜關節炎一定要進行關節腔的灌洗,再注入透明質酸鈉凝膠,同時要口服消炎藥進行抗炎治療。

  相對於其他器官發生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疼痛,臉疼可能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患上這些疾病的病人,確是痛苦不堪,嚴重的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質量。但是往往這些患者不知道去哪裡看,或該看什麼科的醫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