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rsquo;sdisease,NPD)是因鞘磷脂(sphingomyelin)及膽固醇沉積於身體各器官的遺傳性代謝病,以年幼兒童多發,具有肝、脾大,眼底黃斑部櫻桃紅色斑及骨髓塗片中大的泡沫樣細胞等主要特徵。本病於1914年首先由Niemann報告第1例,1922年Pick詳細描述了病理檢查所見,故而得名。我國首次於1963年報告2例,以後陸續有個例報道。什麼了原因會引起尼曼-皮克病呢?
  一、發病原因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二、發病機制
  本病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猶太人患病較多。目前已肯定本病之A型及B型系缺乏鞘磷脂酶所致。該酶廣泛存在於多種組織細胞的溶酶體中,線粒體及微粒體中也有發現,尤以肝細胞中為多。鞘磷脂存在於所有細胞之細胞膜和亞細胞的漿膜,包括紅細胞的基質。該酶缺乏時,此類脂不能被水解,致使在細胞內大量積聚,也常同時伴有膽固醇及雙磷酸鹽的沉積。膽固醇增加的原理不清,膽固醇與鞘磷脂的代謝似乎存在密切關係,也可有少量其他神經鞘類脂的增加。
  C型與D型患者細胞中,主要沉積物為膽固醇,鞘磷脂較少,細胞中鞘磷脂酶也降低,其水平在A、B型與正常人之間。在患者面板成纖維細胞中發現外源性膽固醇的酯化(esteriification)存在明顯的障礙,且基於此可能的發病機制,已建立了純合子、攜帶者及產前診斷方法,因此認為此為本型的發病原因。

  鞘磷脂酶的基因位於17號染色體上,其結構已清楚。C型的基因突變在18號染色體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