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髓損傷通常發生在一個活動度較大的脊柱節段與一個活動度較小的節段的結合部。頸段和胸腰結合部(胸11~腰2)是脊髓損傷中最常受到影響的區域,胸段或者腰段區的發生率則緊隨其後。

  屈性截癱的診斷:

  脊髓休克過後,損傷平面以下的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但各種感覺無恢復,並可早期出現總體反射,即當損傷以下的面板或黏膜受到刺激時,髖、膝關節屈曲,踝關節跖屈,兩下肢內收,腹肌收縮,反射性排尿和陰莖勃起等,但運動和各種感覺及括約肌功能無恢復。這種屈曲性截癱通常是脊髓完全性橫貫損害的指徵。而伸直性截癱現時為脊髓非完全性橫貫損害。

  1、上頸段脊髓損傷(C1-4):此段脊髓上端與延髓相連,故損傷後部分病人可合併有延髓甚至腦幹損傷的臨床表現。上頸髓損傷時,常有頸枕部疼痛,頸部運動受限。c1~2損傷時病人大多立即死亡,C2~4節段內有膈神經中樞,傷後多出現膈肌和其他呼吸肌麻痺,病人表現有進行性呼吸困難,損傷平面以下四肢上運動神經元性不完全癱瘓。

  2、下頸段脊髓損傷(C5-8):此段損傷多引起肋間神經麻痺,膈肌麻痺,四肢癱瘓,雙上肢為弛緩性癱瘓,雙下肢為痙攣性癱瘓,損傷平面以下感覺喪失,C8~T1損傷可出現尺神經麻痺的爪形手和交感神經節受損的Horner徵。

  3、胸段脊髓損傷:常有根性疼痛,病變水平以下各種感覺減退或喪失,大小便出現障礙,運動障礙表現為雙下肢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Te以上損傷可出現呼吸困難。脊髓休克期中可出現交感神經阻滯綜合徵,即血管張力喪失,即脈搏徐緩下降,體溫隨外界的溫度而變化,脊髓休克期過後可出現總體反射。

  4、腰骶段脊髓損傷(L1~S2):按其臨床表現分為腰髓、圓錐和馬尾損傷三部分。T10以下椎體損傷致脊髓損傷時,表現為雙下肢弛緩性癱瘓,提睪反射、膝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存在,Babinski徵陽性,圓錐損傷不引起下肢運動麻痺,下肢無肌萎縮,肌張力及腱反射無改變,肛門反射減低或喪失,肛周包括外陰部呈馬鞍型感覺障礙,出現無張力性神經元性膀胱,常伴有性功能障礙如陽痿,直腸括約肌鬆弛及臀肌萎縮,Lz以下椎體骨折或脫位,損及馬尾神經,多為不完全性,表現為下腰部、大腿、小腿及會陰部的自發性疼痛,兩側常不對稱,雙下肢力弱,常伴有肌萎縮,跟腱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減弱,括約肌和性功能障礙及營養障礙常不明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