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篩查小腸癌?小腸癌是指發生於十二指腸、空腸與迴腸的惡性腫瘤,比較少見。對於小腸癌的篩查,需要做糞便隱血試驗;腫瘤標記物檢查:癌胚抗原、CA-199、CA-125等;同時還可以做一些影像學的輔助檢查檢查:CT、MRI、PET/CT等。下面,我們主要來了解下小腸癌的影像學檢查。
小腸癌的影像學檢查
1、小腸癌鋇劑造影
小腸鋇劑造影可顯示小腸疾病的部位、範圍等,但陽性率較低。氣鋇雙重造影法,特別是插管法小腸氣鋇雙重造影,使對小腸出血性病變的診斷率提高10%~25%。小腸鋇劑造影對血管性病變幾乎沒有任何診斷價值。
2、放射性核素顯像
放射性核素顯像為非創傷性檢查,主要用於小腸出血的定位,其敏感性強於血管造影。其小腸活動性出血診斷陽性率為40%~50%,但有時會出現假陽性。
3、血管造影檢查
小腸疾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時選擇血管造影檢查。此方法是一種有效的診治方法,只要看到造影劑外滲即可做出明確診斷,並同時進行栓塞治療。但此項檢查受失血速度和檢查時機影響,必須在出血活動期將造影劑注入出血部位的供血動脈才能成功。
4、CT模擬內鏡
利用螺旋CT薄層無間隔掃描和計算機三維重建,即可獲得類似內鏡的動態重建影象。其侷限性是不能觀察黏膜顏色變化,對淺表細微結構變化不能分辨,不能進行活檢及鏡下治療。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引起小腸癌的原因有哪些,從源頭上預防小腸癌的發生。
小腸癌的致病原因
腸癌可能與克羅恩病、乳糜瀉-谷蛋白不耐受、家族性腸息肉病等併發,如果患有克羅恩病,長時間患病、瘻病、外科切除過腸段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小腸癌的發生。癌基因的啟用、抑癌基因缺失等也是小腸癌的致病原因。飲食中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所佔比例高,纖維素含量低,也會誘發小腸癌的形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