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易善永

  李大爺今年70歲,平時身體很健康。雖然有10多年的高血脂、高血壓病史,一直服藥控制地很好。可是,一個月前不知為何李大爺突然出現雙下肢無力,行走也不穩,還經常伴有頭暈。在子女們的陪同下,李大爺去了附近幾家醫院檢查,基本上得到的是同一個診斷:“高血壓腦中風”。按照醫生的囑咐,李大爺服用了一段時間的藥物,可是非但症狀未得到明顯的改善,近日還出現了低燒、咳嗽,並且有時咯出的痰中還混雜有血絲。這下李大爺可緊張了,輾轉來到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內科。腫瘤內科的博士生導師南克俊教授結合李大爺的病史,在為他進行了胸部CT及纖維支氣管鏡等相應檢查後,確診李大爺得的不是“高血壓腦中風”,而是小細胞型支氣管肺癌。李大爺經化療及放射治療等綜合治療,二個月後肺部陰影消失、行走自如、共濟失調消失。家人在感激之餘,帶著幾分迷惑來請教南教授。肺癌患者沒有腦轉移為何也會出現“腦中風”表現?

  其實,這是一種稱為副腫瘤綜合徵的現象在作怪。南教授介紹說,臨床上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實際上患的是某個臟器的癌症,可是一些病人並沒有出現這個器官發生病變的相應症狀,而是表現為與癌症“無關”的一些全身或區域性的症狀、體徵,經常導致誤診、誤治,不僅給患者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貽誤了病期,影響療效。

  1、老年人應警惕副瘤綜合徵

  南教授解釋說,腫瘤病人的臨床症狀和體徵通常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由腫瘤直接引起的,包括原發腫瘤及所在區域的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部位的生長浸潤,出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徵。第二種不是腫瘤直接引起的,而是腫瘤對機體的一種間接效應,通常表現為全身性的症狀,如發熱、惡液質和免疫抑制等,或是出現一些區域性的症狀和體徵,但是卻發生在遠離腫瘤的解剖部位。後者稱之為副瘤綜合徵。簡單地說,這類綜合徵不是由腫瘤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腫瘤間接產生,但是總和腫瘤相伴發生。

  副瘤綜合徵並不多見,僅佔惡性腫瘤患者的1%左右。不同型別的腫瘤患者發生副瘤綜合的比例有所不同,最常見的是肺癌和胃腸道腫瘤,少數為乳腺癌或卵巢癌。副腫瘤綜合徵不侷限於神經系統,但往往累及神經系統,常表現為亞急性發病,病情逐漸加重,伴有眩暈、頭昏、肢體定向性震顫、步態不穩,肌無力等,並有指鼻試驗陽性和辨距不良等。研究發現副瘤綜合徵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微妙的關係。一般與腫瘤的程序相平行,在患者接受手術、放療或化療等行之有效的治療後,腫瘤退縮或者被消滅時,副瘤綜合徵也隨之好轉或消失,而在腫瘤復發、轉移時則再次出現。

  2、副瘤綜合徵是如何發生的

  南教授說,目前,人們對副腫瘤綜合徵的病因及發病機制還不清楚。初步研究認為副腫瘤綜合徵可能是由於癌細胞能分泌某些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的某些物質,如激素、酶、細胞因子、抗原及癌胚蛋白等因子,其中以異位內分泌為多見。這些物質會“惹是生非”,於是出現了與癌症“不相關”的一系列症狀。主要表現為:腫瘤熱、惡液質、免疫抑制、重症肌無力、肥大性骨關節病、男性乳房發育症、柯興綜合徵、神經肌肉痛、高鈣血癥、低血糖症、高血壓、不明原因的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皮肌炎、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腎炎等。此外,也有人認為某些副腫瘤綜合徵是與自身免疫機制有關。

  3、認識副瘤綜合徵有何意義

  南教授指出,認識副瘤綜合徵非常重要,其臨床意義在於:⑴有助於腫瘤的早期發現。由於部分腫瘤患者的“副瘤綜合徵”先於腫瘤出現,因此,瞭解和認識它們就能提醒醫生作進一步的相關檢查,及時識別出腫瘤。事實上,臨床上許多患“副瘤綜合徵”的患者往往是最先去非腫瘤科就診,而且久治不愈。⑵有助於制定合理、正確的腫瘤治療計劃。由於副瘤綜合徵的表現有時與腫瘤遠處轉移類似,因此經常被誤認為是到了晚期而放棄積極的治療。如肺癌患者發生的骨及關節的改變被誤認為是骨轉移。⑶臨床監視腫瘤的發展程序。由於大多數“副瘤綜合徵”的病情同腫瘤的發展基本平行,因此,臨床治療中可以將監測副瘤綜合徵的變化作為腫瘤的隨訪指標之一,在臨床中可以觀察療效。此外,在康復期也可作為復發和轉移的觀察指標。⑷有助於對腫瘤的治療。臨床中,有些副瘤綜合徵患者的症狀較腫瘤狀況嚴重得多,通過對症治療,減輕症狀,使得針對腫瘤的治療能得以順利進行。

  4、副瘤綜合徵應如何診治

  據南教授介紹,診斷副瘤綜合徵並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應確定患者所表現的症狀與腫瘤無直接的關係。通常採用排除法來確定。首先必須排除由原發和轉移性腫瘤在區域性生長而引起的症狀和體徵;其次要排除腫瘤伴發的感染,或由於腫瘤阻塞自然腔道而導致的繼發感染;三是排除因腫瘤造成的進食困難、消化及吸收功能障礙導致的水和電解質紊亂;四是排除對腫瘤治療所引起的毒性和不良反應等。確診之後治療主要針對原發腫瘤。多數患者腫瘤得到控制後,副瘤綜合徵也會相應好轉。醫生和患者及家屬都應對副瘤綜合徵有所警惕,不應侷限於症狀學的診斷。出現不明原因的症狀,應及時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查明病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