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營養科 主治醫師 於永超

  問:胖得不均勻要怎麼減肥啊?比如下身胖上身還好,或者上身胖下身還好?

  胖得不均勻想減肥,或者叫區域性減脂,這比較麻煩。顧名思義,這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胖(脂肪超標),另一個是不均勻(此粗彼細)。

  先說胖。

  意味著身體脂肪超標,無論是否均勻都是以減脂為目標,方法以調整飲食為主,輔助增加有氧活動量。

  飲食模式為:雜糧薯類+低脂高蛋白(禽魚肉蛋奶)+大量蔬菜,戒斷含糖飲料零食燒烤夜宵什麼的,運動以日常碎片化運動為主,比如走路或騎車上班,登樓梯上樓等,此外要是有規律有氧運動更好。

  再說不均勻。

  這是重點也是難點。減肥圈子有個共識,就是不存在區域性減脂,也就是說,胖就是全身一起胖,瘦也是整體同步瘦,單純考慮身體脂肪含量的增減,的確是跟身體部位無關的,更不存在“練哪兒瘦哪兒”、“減肚子就做仰臥起坐”的道理。現實很殘酷,我也很無奈,所以,老老實實先減脂吧。

  但你仍要問:我承認我是胖,但也確實是上下半身粗細不同啊,這總不能視而不見啊!明明說好全身一起胖,結果大腿偷偷走了樣!找誰說理去啊!

  好的,再次聚焦不均勻這個問題。

  首先,區域性“胖”未必是脂肪多,也可能是肌肉壯,尤其體現在四肢變粗上。

  調整辦法是調整日常動作發力技巧。人體肌肉使用上有個規律,就是越熟練就越用的多,用的越多就越發達甚至勞損,造成肌肉筋膜持續緊張,區域性組織液過多聚集導致增粗;同時與之拮抗的肌肉群就用得越少,用得越少就越萎縮,表現在外形上就是維度出現明顯差異。在感覺上,粗壯的肌肉更容易僵硬痠痛勞損,這也算是用進廢退的道理吧。

  例如,小腿粗的人,如果肉肉摸起來很硬,那就是腓腸肌過於發達而不是皮下脂肪多,這類人特點是,走路往往很快很勐,習慣用腳掌蹬地前進,並且腳趾上翹,久而久之小腿肌肉越來越發達,維度也大了。胳膊粗的人也同理。常年久坐辦公的人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是類似道理。

  

  解決辦法就是,有意識的使用以前用的少的肌肉群。還說小腿粗的人走路,我的建議是“冰行”走路法,就是走路時腳掌不蹬地,用腹肌帶動大腿抬起,大腿自然帶動小腿抬起,身體前傾重心前移,類似於踢正步的感覺(但不必踢那麼高),同時腳趾緊扣鞋底,儘量用全腳掌離地落地,想像自己在冰面上行走。這樣做,不僅能讓小腿肌肉得以放鬆,還能在走路時候鍛鍊腹肌,相當於“用腹肌走路”(現代人腹肌使用機會奇少)。其他部位肌肉過多或過少利用問題,也可參照此法。

  可能有人嫌麻煩,也對自己比較狠,直接去醫院向粗壯的肌肉打肉毒素(比如瘦臉針),但於大夫不推薦。

  其次,真實的脂肪分配不均勻,這主要跟日常長期靜止姿勢有關,導致區域性血液迴圈不好。比如每天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不起身,再比如經常蹺二郎腿、經常叉起胳膊,都會讓腹部、臀部或四肢血液迴圈不暢。我們知道,脂肪燃燒第一步,需要從脂肪組織中動員甘油三酯水解,再由血液迴圈運輸脂肪酸到肝臟、肌肉、大腦等耗能器官氧化供能,此時如果因為姿勢不當壓迫血管,導致“堵車”,那結果就是全身減脂的時候,其他部位脂肪順暢運走,而某些被壓迫的部位脂肪相對滯留,日積月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就明顯了。

  解決辦法就是,治本方面,哪怕不運動,也別長時間保持同一靜止姿勢,每隔半小時左右,起身去倒水或有意識調整姿勢。

  治標方面,就是針對已經“脂肪堆積”的部位,適當的施行體外“物理刺激”,通過外力幫助,來追趕上以前欠下的債,比如泡沫軸滾壓、推拿、按摩、鍼灸、拔罐等,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這也跟傳統醫學“不通則痛”道理類似,可以說是“不通則胖”吧。例如,假如肚子大的話,自己可以每晚睡前平躺著揉肚子,順時針揉,強度稍大到不至於難受,分三組,每組50次,持續一個月,也有效果。

  也會有人嫌麻煩,也對自己比較狠,選擇直接去醫院進行區域性抽脂,同樣於大夫也不推薦。

  總結:

  1、一般減脂就是全身的,想單純通過減脂飲食和運動來區域性減脂幾乎不可能;

  2、可通過調整動作發力技巧、日常姿勢或藉助體外“物理刺激”來改善區域性維度;

  3、權衡各方面利弊,謹慎選擇打肉毒素來瘦肌肉(瘦臉針)或區域性抽脂來塑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