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科 副主任醫師 程中榮

  要善待身體,首先要了解身體。如果你堅持每年體檢,這很好,但體檢後那些寫滿專有名詞的單據你會看嗎?你知道如何在體檢報告中,發現你的健康“黃燈”嗎?

  糖尿病, 黃燈數值在哪裡? >>>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吃海魚!

  體檢報告上顯示“空腹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正常標準,但醫生卻說這還不算糖尿病。這是什麼意思?廣東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華章說,這種情況叫做“糖調節受損”(簡稱IGR)。這是一個糖尿病前期階段。

  “糖尿病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從血糖值正常,到‘糖調節受損’,再發展至糖尿病時期,平均發病過程需要10-15年。而此期間,積極防治大有可為空 間。”程中榮副教授說。目前學界權威觀點認為,糖尿病是須終身治療的疾病,但處在“糖調節受損”階段,通過積極干預,令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糖尿病後備軍”應該充滿信心,積極備戰。

  確認糖尿病的各發展階段的指標,是我們亮起警戒黃燈的參考。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頒佈的標 準,正常人空腹血糖應低於6.1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7.8毫摩爾/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11.1毫摩爾/ 升,則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而這兩個階段之間,即空腹血糖在6.1-6.9毫摩爾/升,或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0毫摩爾/升,則為“糖調節受 損”,也稱作糖尿病前期。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體檢報告中,有關血糖的各項指標皆在正常之內,還須特別留意空腹血糖數值。

  近年來,美國有關研究顯示,當空腹血糖高於5.6毫摩爾/升,人體內胰島素分泌已開始受影響,因此美國將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標準降低至5.6毫摩爾/升。 中國雖仍沿用世衛組織的舊標準,但程中榮副教授提醒市民,凡是體檢發現空腹血糖超過5.6毫摩爾/升,仍應列作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儘早 防治糖尿病。

  在安全與危險之間

  “自2000年至今,中國糖尿病發病人數一直排在全球第2位。根據上海2003年的調查 資料,糖尿病患者佔成年人的11.4%,而糖調節受損人群佔了成年人的11.7%。但人們對於糖尿病的認識還遠遠不夠,這是目前糖尿病在中國的嚴峻情 況。”程中榮副教授說,“如果不及時進行干預,調整生活方式,‘糖調節受損’者會以每年10%的速度轉變成2型糖尿病,並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糖調 節受損’者往往被視為糖尿病‘後備軍’。而大多數2型糖尿病都是先由餐後血糖升高發展而成。”

  有關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後備軍”中,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正常但空腹血糖正常的(即IGT)約佔70%,而空腹血糖高於正常而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的(即IFG)佔了不到20%,而空腹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同時高於正常的(即IFG+IGT)只有約10%。

  儘管微血管病變往往出現在糖尿病患者中,但在糖尿病前期的IGT階段,發生大血管病變如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險性仍明顯增加。2005年, 中國52家大醫院聯合進行的“中國心臟調查”顯示,80%的冠心病患者合併高血糖,其中有32%是患病前已證實患有糖尿病,17%為新增糖尿病,只有 20%為血糖正常者。

  所以,積極干預“糖調節受損”,除了可以防止糖尿病的發生,亦可以減少大血管疾病的發生。這是一個介乎於安全與危險之間的重要階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