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象是中醫望診中的主要部分,也是中醫辨證論治的一個重要依據。臨證時,舌證相符,辨證論治準確性就大;但臨床上“證”“舌”不一致的情況也不少,多見於久病患者或疑難病例,這時醫者必須全面考慮,辨析真偽,排除主觀臆斷,抓住主要矛盾,原則是“舍舌從證”;因為舌象受干擾的客觀因素較多,尤其是長期服用藥物的舌象變化更大,以上病例即是一個例證。在“證”“舌”辨證發生矛盾時,應該是因時,因人、因病制宜,不能拘泥於書本,束縛自己的思維和辨證靈活性。這是臨床提高療效的重要方法。
患者周某,男,66歲,胃痛十餘年,進食即脹,不敢多食,曾多次胃鏡檢查示“淺表性胃炎”,迭進中西藥物不見療效。刻診:舌鮮紅少苔,脈微弦。脾胃病應重舌象,此例患者舌鮮紅少苔,據舌象常理應以滋養胃陰涼藥為主,而患者反映前醫處方如多用涼藥則症加劇,且平時畏生、冷之品,此病例舌象與主證不符,故擬方時抓主證舍舌象,治以溫胃健脾、行氣止痛,處方:
高良薑10g,制香附10g,茯苓10g,黨蔘15g,當歸10g,蒼白朮各10g,淮山藥30g,丹蔘10g,炒二芽各15g,陳皮6g,神曲10g,甘草6g。
同時囑患者注意養成良好的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五日後複診,患者症狀明顯改善,舌鮮紅,較前有薄苔出現,效不更方,按前方略事加減,十五劑後諸症消失,隨訪半年未發。
另需強調的是“舍舌從證”並非辨證用藥時完全不顧舌象,從上例可以看出溫胃選用了溫而不燥的高良薑、香附;同時重用補脾益陰的山藥應都是據舌象而出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