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射科 住院醫師 郭風宇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又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對兒童健康影響較大的病變,是導致兒童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特點是嬰兒在出生時,部分或全部股骨頭脫出髖臼,病變常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及髖周韌帶肌肉。2歲以後,兩側髖脫位患孩在行走中骨盆兩側撮動非常明顯,臀部向後突出,腰椎向前突增加,稱做鴨步搖擺姿態。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病因已提出3種學說:

  1、機械學說:胎位不正及臀位產使髖關節在異常的屈曲位上遭受機械壓力,容易引起股骨頭脫位。有文獻報道指出,按照地方傳統和習慣,將嬰兒用襁褓服包裹,迫使髖關節處於伸直位,可增加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病率。

  2、激素學說(引起關節鬆弛):婦女在分娩過程中受雌激素的影響,產生盆腔韌帶鬆弛;而子宮內胎兒也受影響,引起韌帶鬆弛,使新生兒容易出現股骨頭脫位。

  3、原發性制關節發育不良和遺傳學說:Wynne-Davies 報道一個家系都有淺髖臼的表現,提示原發性髖臼發育不良可能是先失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一個危險因素。Ortolani 觀察到遺傳因素的危險性,並報道70%

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兒童有陽性家族史。

  對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應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嬰兒期的治療效果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警惕:一般認為2~3歲後治療,即使非常成功,於35歲以後,都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大多數學者強調要對新生兒進行普查,以便早期診斷與治療是獲得痊癒的重要措施。臨床檢查是診斷的第一步,它只能說明髖關節有問題,但最後作出診斷需用X線檢查。

  相關X線檢查

  1、常規骨盆正位片:嬰兒出生後6月內,大部分孩子股骨頭骨骺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攝片需要雙側髖關節的正位片和雙側髖關節蛙式位相結合才能夠診斷。

  6個月以上的兒童骨化中心出現後,攝片雙側髖關節的正位片就可以確定診斷。

  2、CT及MRI檢查對於大齡發育性髖關節脫位也是比較重要的:

  CT可以評價股骨頭與髖臼的骨性情況,並測量股骨頭前傾角度、股骨頭頸幹角等;

  MRI則能夠觀察髖關節內的軟骨:股骨頭軟骨及髖臼軟骨、圓韌帶、盂脣等的情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