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任醫師 劉光生

  痔瘡的發生是由於肛墊發生了損傷,脫出。那麼要預防痔瘡就應當避免引起肛墊損傷和脫出的因素。

  病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便祕和腹瀉:便祕時,由於排便困難,有時需要摒力,並且時間長可造成肛墊損傷和移位過重,出現出血和痔塊自肛門脫出。腹瀉時伴有裡急後重感,老是有拉不淨的感覺,蹲便時間過長和蹲便次數過多造成肛墊移位。

  2、長時間蹲便:長時間蹲便可引起肛墊下移,造成腫塊自肛門內突出。

  3、蹲位勞動:肛門部受到較高的壓力,引起肛墊下移。

  4、妊娠等引起腹壓增高的原因,妊娠晚期;肝硬化腹水;前列腺增生,腹腔巨大腫瘤引起高腹壓,血液迴流障礙,引起肛墊明顯充血,造成痔病發作。

  5、飲酒和辛辣刺激食物。烈性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引起肛墊充血,引起痔瘡發作。

  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痔瘡發作:

  1、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日常飲食中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應注意多吃些含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苦瓜、蘿蔔、小白菜等等,也要多吃些粗糧,如玉米、地瓜、小米、全麩麵粉等等,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外,植物纖維還能刺激腸蠕動,防止糞便在腸道內堆積,植物纖維能夠保持水分,防止便祕。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調味品,同時還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保證充足的水分,防止便祕發生。

  2、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注意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排便時間要相對固定,一般可定在某一次進餐後為好。剛剛進餐,腸蠕動較活躍,有利於推動糞便的排出。排便習慣一旦形成後,不要輕易改變,到排便的時間,即使無便意也要堅持如廁,誘發腸道排便反射。但每次蹲廁所時間不要太長,一般不要超過5分鐘。如果一次排不出來,可起來休息一會兒再去。千萬不要蹲在廁裡看書、看報,否則排便反射難以建立,反而增加腹壓和肛門周圍血流的壓力,形成或加重痔瘡的發生。如果大便乾燥,排便困難時可用些潤腸通便的藥物,如麻仁潤腸丸等,不宜用瀉藥。

  3、如果需要長時間蹲位勞動,應當每半小時起身,適當運動,並做縮肛動作。

  4、由於腹內器質性病變腹內高壓引起的痔瘡,應當以治療原發病為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