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主任醫師 王建明

  上頜竇-後鼻孔息肉是原發於上頜竇、具有細長莖蒂、向後突出於鼻孔的息肉。頜竇-後鼻孔息肉有其自身病理和臨床特點,通常認為它可能是區別於一般鼻息肉的另一種息肉病變。回顧分析我院近年來採用鼻內鏡手術治療上頜竇-後鼻孔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現總結資料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

近年來收治的上頜竇-後鼻孔息肉患者39例中,男28例,女11例;年齡11~52歲,平均28歲,以18~35歲者居多(27/39例),病程4月~8年。

  症狀:本組病例中單側鼻塞30例,雙側鼻塞9例,鼻塞伴鼻衄者7例,伴頭痛者16例;睡眠打鼾8例,睡眠有呼吸暫停6例,咽部異物感10例。

  臨床體徵:

  鼻腔內灰白色或淡紅色新生物39例,大部分表面較光滑;觸之易出血者6例;鼻腔內血涕6例;黏液涕4例;一側面頰部腫塊伴壓痛者9例;鼻息肉手術史2例。

  部分病例行前鼻鏡檢查可見灰白色的光滑莖蒂向後伸展,以麻黃素棉片充分收縮鼻甲,還可看到莖蒂起自中鼻道,觸查質軟並可移動,後鼻鏡檢查可見息肉半透明,呈淡紅色或灰白色,位於後鼻孔或鼻咽部。3例病例墜入咽部的息肉在軟顎上舉時可看清。

  輔助檢查: 行X線瓦氏位攝片或X線鼻竇(DR)攝片,部分病例使用螺旋CT掃描機,層厚、層距均為3mm,窗寬250HU,窗位40HU。部分病例用骨窗,窗寬1200HU,窗位250HU。冠狀位掃描39例,其中12例加軸位掃描。冠狀位掃描範圍自額竇前緣至蝶竇後緣。軸位掃描基線平行於硬顎,掃描範圍均自上頜竇底部下緣至額竇頂部,或根據病變範圍,決定掃描上、下界。

  影像學表現:

  病變的密度和邊緣:CT掃描發現28例病灶密度不均,11例為低或略低密度為主混雜高密度的陰影,低密度灶CT值在21~36HU。病灶邊緣多較清楚、光滑,偶見淺分葉。骨質改變:骨質改變包括竇壁骨質受壓、變薄,18例見上頜竇膨脹性擴大,骨質吸收破壞以內壁多見,內側壁受累3例,後外壁2例,底壁2例,前壁1例。

  方法:根據術前X線鼻竇攝片,CT檢查確定診斷,擬定手術方案。

  1、採用鼻內鏡技術經中鼻道將鼻腔總鼻道至鼻後孔的息肉切除,若息肉較大,也可從鼻咽部-口腔取出,之後於上頜竇竇口將息肉的竇內部分完整切除。

  2、在鼻內鏡下鼻道上頜竇造口術將息肉竇內部分切除。

  結 果

  39例病例術後2周35例(89.7%),鼻腔通暢,頭痛頭暈症狀消失;術後3周36例(92.3%),鼻腔清潔無分泌物;術後2個月38例(97.4%),鼻腔通暢,無頭痛、膿涕及出血,無新生物生長;術後6個月37例(94.8%)鼻腔未見新生物,未見鼻腔粘連。1例在2年後復發。

  討 論

  本病病因尚未明確。息肉源發生於上頜竇,然後以細長莖蒂通過上頜竇在中鼻道的竇口進入鼻腔,向後滑向後鼻孔並可突入鼻咽部。

  Stammberger(1986)用鼻內窺鏡檢查發現息肉起源於上頜竇竇腔內的竇口附近內上角。Kamel(1990)借用內窺鏡在22例後鼻孔息肉中發現13例起源於上頜竇內側壁,另9例由於竇壁粘膜廣泛難以確定起源位置。

  Berg(1988)通過對15例後鼻孔鼻肉上頜竇探查發現,息肉與竇腔中竇壁囊腫相連,因此他認為後鼻孔息肉起源於上頜竇竇壁囊腫,囊腫逐漸增大經竇口突入鼻腔,最後形成後鼻孔鼻肉。組織學檢查發現息肉組織內常有較多粘液腺泡,有的形成一個大的囊腫。細胞浸潤主要是少量漿細胞浸潤,很少有嗜酸細胞浸潤。

  上頜竇後-鼻孔息肉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鼻腔部分可用器械鉗住其蒂部拉出,如息肉過大難以從前鼻孔拉出,可在近中鼻道處將莖蒂切斷,使後鼻孔大息肉從咽部吐出。不過事前要採取預防措施,防止息肉墜入喉咽部。最好在後鼻鏡觀察下,自口咽部進入鼻咽部,鉗住息肉並將其拉出。

  單純切除後鼻孔息肉尚不能避免其復發,必須將其竇內部分一併切除。常用的方法是傳統的柯―陸手術。該術式能很好地暴露竇腔以保證將息肉的竇內部分完整切除。Neel(1984)介紹下鼻道上頜竇造口術也能很好地將息肉竇內部分切除。

  Ophir等(1987)建議在行上頜竇造口術前若能將下鼻甲前半部切除,則更利於暴露竇腔。Kamel(1990)採用鼻內窺鏡技術經中鼻道上頜竇竇口將息肉的竇內部分完整切除。不管採用何種方法,手術中皆應同時去除竇內與息肉相聯絡的病變粘膜,保留健康粘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