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潘榮峰

      腸外營養(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指經消化道外的途徑提供較全面的營養素,以達到預防或糾正營養不良(不足)、降低營養風險,改善臨床結局的目的。
  目前PN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國內外的學術組織先後推出了一系列的應用指南。2008年,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也頒佈了《臨床診療指南(2008版)》,對PN的合理、規範應用提出了相關指導性建議。因此,作為臨床疾病治療的一部分,建議遵循基本的PN應用步驟和規範,使患者獲得良好的營養治療和營養康復的醫療服務。
   一、營養風險篩查和營養狀況評定
  患者入院後,首先須明確哪些患者需要營養支援。根據指南的推薦,在患者住院後24-48小時內,由護士或營養師對其進行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的篩查;在此基礎上,再由營養支援小組成員(醫師或營養師)作進一步營養狀況的綜合評定,包括膳食評估、人體測量、實驗室檢測和臟器功能等,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營養不良(不足)及程度。目前推薦或常用的篩查方法(工具)有:營養風險篩查2002 (NRS-2002)、主觀全面評定法(SGA)和微型營養評定法(MNA)等。對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不足)者,及時制定適宜的營養支援方案並予實施。

  二、判斷是否需要腸外營養支援
  對具有營養支援指徵的患者,首先須判斷胃腸道功能是否健全。當胃腸道功能完全或僅部分障礙時,首選腸內營養;若預計5天及以上經口或胃腸道途徑攝入不能達到目標需要量的60%時,需考慮聯合應用腸外營養,以補充不足部分。若因疾病或治療等因素致胃腸道不能利用時,如禁食、腸功能衰竭、腸梗阻、腸缺血、消化道活動性出血等,應提供全腸外營養支援治療。
  三、腸外營養支援的能量和氮的供給量
  能量和氮的供給,是腸外營養支援的基礎。能量和氮的需要量因根據疾病、應激、營養狀況、攝入量等情況而定。例如,圍手術期PN支援,能量目前推薦為25-30kcal/kg.d(理想體重),蛋白質或氨基酸的供給量為1.5g/kg.d。蛋白質: 脂肪:糖的能量比約為20:30:50%。不同疾病狀態下,患者的能量和氮量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具體可參考《臨床診療指南(2008版)》中各疾病的應用指南,更重要的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予以個體化供給。
  四、腸外營養支援途徑選擇
  腸外營養支援途徑可分周圍靜脈(PVC)與中心靜脈(CVC)輸注,中心靜脈置管又可經外周靜脈穿刺置中心靜脈導管(PICC)和直接經皮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應根據PN總量、PN混合液的滲透壓、PN應用天數,以及靜脈條件等情況而定。通常,當PN總量大於1500ml/天以上,或PN混合液的滲透壓≥900mosm/L或PN持續時間超過2周,周圍靜脈條件差者,可考慮PICC或CVC置管予以腸外營養混合液的輸注。而對於PN總量小於1500ml/天以下,且PN混合液的滲透壓<900mosm/L、應用時間短於2 周內的可行周圍靜脈輸注。

  五、腸外營養輸注方式
  為了使腸外營養支援能達到最佳的熱氮比,利於營養物質更好地被吸收利用,且減少PN相關的代謝性併發症的發生,推薦以全營養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 TNA)即“全合一”(All In One, AIO)的形式輸注。
  需注意:在無氨基酸溶液的情況下,葡萄糖液與脂肪乳兩者不能混合配成“全合一” 形式(葡萄糖的pH會影響脂肪乳顆粒的穩定性)。
  六、腸外營養支援的監測
  腸外營養支援期間,需進行臨床和實驗室指標監測,以瞭解營養支援的效果、減少和避免與腸外營養有關的併發症,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目的。
  臨床觀察指標包括生命體徵(體溫、血壓、脈搏、呼吸)、 體液平衡(出入水量:尿量、各種引流量、攝入量)、PN輸注反應、體重變化等。對危重患者,更應監測和記錄上述指標變化。
  實驗室檢測指標包括血常規、電解質(鈉、鉀、氯、鈣、磷、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等,檢測頻率根據病情需要而異。氮平衡、氨基酸譜、免疫功能等指標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