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治醫師 郭建猛

  乳房是女性美的標誌,同時也是女性易發生疾病的部位之一,有許多乳房的常見疾病,給廣大美眉帶來了很多不便,造成了很多煩惱。乳房常見的疾病有很多,我們接下來將簡要介紹這些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乳頭皸裂及其防治

  乳頭和乳暈部位發生大小不等的面板裂傷,稱為乳頭皸裂。多發生於哺乳期婦女,是因為乳頭受到嬰兒吸吮的機械性刺激或區域性病變所致。

  發生乳頭皸裂時一定要保持區域性衛生,可用玻璃罩橡皮乳頭或消毒紗布保護乳頭,減輕疼痛;內衣應保持乾燥,勤於換洗;每天用溫開水清洗乳頭一次;哺乳後用乳汁塗於乳頭或乳暈上;乳頭皸裂嚴重的話,可暫時停止哺乳一至兩天,將乳汁擠出或吸出後再喂嬰兒,從而減輕炎症的發展,促進皸裂癒合;對經久不愈的傷口,可用少許25%的硝酸銀輕塗患處,再用生理鹽水洗淨,促其早日痊癒。

  如病情反覆或較重,可配合中醫治療。若肝火溼熱,肝鬱化火者,宜清肝火、利溼熱,可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之。常用中藥有:黃芩、龍膽草、梔子、柴胡、木通、車前子、茯苓皮、當歸、水煎、每日1劑,日服2次。

  二、乳腺炎及其防治

  乳腺炎是指乳腺組織的急性感染。患者表現為乳房脹痛,乳內出現明顯腫塊,體檢可見乳房腫大,面板潮紅,而且區域性面板溫度升高,並出現寒戰高熱。主要是因為乳汁淤積、細菌感染所致。多見於初產婦, 產後2~4周左右,常在乳頭皸裂後發生。症見乳房紅腫、疼痛、有硬結並伴有發燒、寒戰等,早期可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接下來我們介紹一種穴位按摩治療法。

  三、乳房增生瘤

  多發於30~45歲的婦女。腫塊可見於一側或雙側乳房。患者在月經前一週感到乳房脹滿腫瘤,睡眠差,腫塊外形不規則,大小不一,呈圓形或橢圓形,月經來潮後消失。

  四、乳腺導管乳頭瘤

  多發於40~45歲婦女。腫瘤體小而質軟,疼痛不明顯,乳頭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此病易惡變為乳頭癌,懷疑有乳腺導管內腫瘤時,可進行乳腺管X線造影,確診後應及早施行手術。

  五、乳腺囊腫

  常見於50歲左右婦女。多為乳房受暴力衝擊後,其小血管皸裂出血形成血腫,血液被吸收和破壞掉後形成囊腫。患者感到乳房鈍痛和不適,腫塊用手觸及時與面板無粘連,質地較軟,有活動感,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六、乳房脂肪瘤

  多發生於中年婦女。呈單邊生長,生長較慢,腫塊為圓形或不規則分葉狀,邊緣清楚柔軟,治療以手術摘除為主。

  七、乳腺癌

  常見於中老年婦女。腫塊生長較快,質地堅硬,邊界清楚,表皮呈橘皮樣改變;早期疼痛較輕,晚期加劇;癌腫塊破潰後形成茶花樣潰瘍。早期發現應及時去醫院進行乳房根治切除手術,配合化療及放療。

  八、乳疼症

  在月經前一週開始發生。表現為乳房脹疼加重,甚至不敢觸碰乳頭,而月經來潮後逐漸消失,下一月經週期重新出現,乳房檢查無明顯腫塊。可按經前期緊張症進行治療。多數2~3年內可自行消失。

  九、乳房纖維腺瘤

  是一種良性腫瘤,多見於中年婦女。由乳腺和纖維結締組織異常增生而形成。患者一般無任何症狀,月經過後也不消失。腫塊好發於乳房外上部,表面光滑,質地堅硬,邊界清楚,無壓痛,有移動感,癌變機會較少。可在早期進行手術切除,愈後良好。

  十、乳房溼疹

  乳房溼疹屬中醫學“乳溼毒瘍”範疇。表現為乳頭、乳暈及周圍面板出現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皰疹或小水泡,瘙癢,皰疹破後會出現點狀滲出及糜爛,慢性時還可出現乳頭、乳暈部面板增厚,變得粗糙。

  西醫學認為,溼疹病因多數是對某些物質過敏。一些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勞累過度等也可誘發本病。中醫學認為,本病或為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內蘊溼熱;或過食葷腥及發物;或外感風溼熱邪而誘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