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閆永彬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是痰飲的治療總則。但是臨床上痰病患者屬熱者十之八九,屬寒者十之一二,用藥多取清熱化痰,而非“以溫藥和之”。複習文獻發現《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論述的不是“痰證”,而是“飲證”。下面就從本病的歷史源流對《金匱要略》的“痰飲”概念進行辨析。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閆永彬

1“痰”和“飲”概念形成年代不同

“飲”概念出現明顯早於“痰”概念。現存較早的中醫古籍,如漢代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及《黃帝內經》、《難經》中醫經典醫藉中均沒有“痰”字;而《黃帝內經》已有“飲”、“溢飲”、“飲發”、“飲積”、“水飲”等概念。而早期文獻對現在含義的痰液,多表述為“涕”、“唾”、“沫”等。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從現存版本來看,雖然出現了“痰飲”一詞,但其內涵與後世出現的“痰”概念不同。西晉的《鍼灸甲乙經》、《脈經》也是有“飲”而無“痰”。隋唐以後的醫書才陸續使用“痰”字。關於“痰證”理法方藥的探索活動則發生在宋代以後。

2《金匱要略》“痰飲”疑是“淡飲”之誤

查閱現存文獻,《金匱要略》是記載“痰飲”這個名詞的最早古籍。於是,我們會認為“痰飲病”是仲景最先提出來的,若仔細推敲或許不然。因為仲景原稿已佚,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早已面目全非。從宋以前一些古籍記載“飲證”的相關內容看,許多描述“四飲”的章句基本與《金匱要略》原文相同,可是全未使用“痰飲”二字,如晉代王叔和《脈經》寫作“淡飲”。從目前通行版本的《金匱要略》看“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仲景通篇論述都是“飲證”,並未述及現代所指之“痰證”。仲景開篇就指出“夫飲有四”,並對“四飲”的病變部位、證候作了詳細描述。說明仲景指的“飲”其外延僅侷限於“四飲”,並不包括後世之“痰”。所以,現在《金匱要略》書中的“痰飲”二字,很可能是傳抄之誤。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能說明王叔和把“痰飲”改為“淡飲”,而後人將“淡飲”誤抄為“痰飲”似乎更為可能。

3《黃帝內經》已具有“痰”、“飲”相異的雛形

《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說:“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又說:“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行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後世醫家《飲病論》的作者認為這種“水溢則為水脹”正是《素問・脈要精微論》講的“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所以,《黃帝內經》中的“溢飲”可以看做是《金匱要略》“痰飲”的雛形。而“中熱胃緩則為唾”,其中的“唾”可能是後世“痰”的雛形。清代《研經言》對痰飲名稱進行過辨析,認為《金匱要略》“痰飲”當寫作“流飲”;“痰”由“淡”字演化而來;而“淡”乃“淡唾”之意,區別於“濁唾”而言。故《黃帝內經》此處的“唾”可能指“濁唾”,也就是後世的“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