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個體而言,生理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並彼此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我們非常有必要在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的同時,積極主動的關注心理健康水平。更有效的適應環境,快樂和有效的工作和生活。其實,身心疾病與心身疾病是兩個不同的學科。對其研究、處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不同。面對求助者我們首先需要作必要的鑑別診斷,以便準確定位求助者問題的性質。做出合理的診斷和治療。作為身心疾病是因為人的機體發生了生理變化而引發了個體心理、行為上的變化,
例如:
(1)老年性痴呆,會出現抑鬱消極、冷漠、多疑、恐懼等情緒變化,也可能有固執、愛發脾氣等心理行為症狀。
(2)經期心理情緒變化,據統計大約70%的青壯年女性會出現經期精神緊張,易疲倦、抑鬱、憂慮、煩躁不安、容易激怒、好發脾氣等精神心理變化,極少數症狀嚴重者躁狂程度類似精神病患者,也有不少患者表現為遲鈍、倦怠、不願意工作,甚至不願進入公共場所。
(3)更年期綜合徵,更年期是婦女一生中變化較大的一個階段。更年期綜合徵患者存在諸如額面潮紅、頭面頸部陣陣發熱、出汗,伴有心慌、頭暈、頭痛、情緒不穩、性情急躁、易於激動、失眠多夢、耳鳴、記憶力減退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植物神經紊亂症狀,而消極、悲觀意識,漸漸形成抑鬱的心理狀態,嚴重者有可能發展成為憂鬱症,甚至極少婦女產生輕生的念頭。更值得關注的是年輕女性由於卵巢早衰引起的“更年期症狀”,可能首先會以心理改變為先驅症狀出現。
這些生理變化而導致的心理、行為的變化與當事人的社會認知p自我的認識無關,其心理、行為的變化不受自我意識的控制。首先,身心疾病會出現精神症狀,另外,由於病痛患者無法擺脫自身生理上的痛苦,對自身的人格漸漸也會產生否定的認識,此時,病人的精神表現同心身疾病患病的精神表現似乎相同。
心身疾病或稱心理生理疾患,是介於軀體疾病與神經症之間的一類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狹義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在發病、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器質性疾病,例如:原發性高血壓、潰瘍病。廣義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在發病、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器質性疾病和軀體功能性障礙。
因環境的改變造成的價值觀念發生變化,自我認識發生了改變,惡性事件的不良刺激,導致心理狀態不平衡。而心理狀態的不平衡最終影響了身體的生理變化,出現了心身轉換。例如:以解離症狀為主的精神障礙--癔病,這是一種較常見的神經症。所謂解離症狀就是患者對自我身份無法正確識別和部分過去記憶的喪失。
情感爆發是癔症患者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症狀:
(1)癔症性精神障礙,又稱分離型障礙。
(2)癔症性軀體障礙,又稱轉換型癔症。
另外,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功能性障礙,則被稱為心身障礙,例如:神經性嘔吐、偏頭痛。還有被稱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統反應”的哮喘發作。很明顯,哮喘患者存在心理暗示。春天是哮喘的多發季節,有些哮喘病人在春天的時候會很緊張,很害怕,很擔心自己的哮喘病是否會發作。由於這種不自覺的“怕”,讓本來不會發作的哮喘病人在春天發作了,本來發作時症狀不嚴重的哮喘病人症狀變得嚴重了。
倘若患者能夠保持正常平和的心態,這個容易發生哮喘的春天可能就不會困擾到你了。另外還有心因性陽痿、強迫行為等等。有學者很早就提出七種經典的心身疾病是:潰瘍病,潰瘍性結腸炎,甲狀腺機能亢進,侷限性腸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原發性高血壓及支氣管哮喘,並認為與特定的心理衝突有關。也有人認為衝突是非特異性的,而人格型別則有重要發病意義。所以注重人格成長及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心身疾病有很好的防範作用。
許多的研究報道表明,心理社會因素在各種疾病發生中均有作用。據統計,心身疾病的發病率,由於界定的範圍不同,所以報道資料差異甚大,國外調查人群中為10-60%;國內的門診與住院調查,約為1/3左右。由此看出心理健康對於人的身體健康有顯著的影響。必須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
心身疾病患者因社會刺激和自我意識問題而導致心理狀態不平衡的時候,也會有身心疾病患者病變時相似的生理痛苦,患者在這時候感到自己是真的“病”了。對於心身疾病應採取心、身相結合的治療原則,但對於具體病例,則應各有側重。在軀體症狀不太嚴重的情況下,應在對症治療的同時,進行有效的心理治療,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於心理問題引起的軀體症狀,有的患者會反覆求助綜合醫院,終沒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更增加了心理負擔。在求助者中我們曾經就遇到過這樣的案例,當心理問題處理了,症狀自然就消失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