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單純雌激素刺激是造成子宮內膜增生的主要原因,如多囊卵巢綜合徵引起的不排卵、肥胖者脂肪組織雌激素腺外轉化、合併卵巢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腫瘤、外源性雌激素治療等。
一、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的病理特徵
子宮內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變傾向,1979年,Sherman等將子宮內膜腺癌的癌前病變稱為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1985年,Kurman建議將子宮內膜增生分為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子宮內膜複合性增生、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包括單純型不典型增生、複合型不典型增生)。長期觀察證實,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者的癌變率為23%,子宮內膜複合性增生的癌變率為3%~5%,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的癌率變為1%~2%。
1、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是指內膜腺體輕度或中度局灶性或瀰漫性增生,腺體增多而密集或疏密不均,腺腔大小不等,多數呈小而圓形,部分腺腔呈囊性擴張。腺上皮細胞呈單層或復層。間質細胞增多而密集。
2、子宮內膜複合性增生:內膜腺體高度瀰漫性增生,多數腺體擁擠,結構複雜,呈絨毛分枝狀腺體、腺腔套腺腔或伴腺腔內乳頭狀皺褶等。腺上皮細胞呈局灶性或瀰漫性復層。間質細胞增生密集。
3、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
子宮內膜腺體異常增生,腺體呈乳頭狀或鋸齒狀,相互間異常擁擠。腺上皮細胞增生活躍,層次增多而排列紊亂,失去極性,核大而不規則,染色深,核仁大。腺上皮呈發芽、分支樣生長,並向腺腔內突出形成子腺體,後者可進一步延伸並融合形成腺腔內橋樑形態,區域性可形成篩狀結構。間質被擠而萎縮,腺體間只有少量結締組織間隔。
二、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1、臨床診斷:患者常有長期應用雌激素或激素替代治療、乳腺癌後他莫西芬治療等病史。有些患者可有多囊卵巢綜合徵、肥胖等。育齡婦女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不規則陰道出血,而在絕經後婦女則可出現絕經後陰道出血。B超檢查常提示子宮內膜增厚或異常,還應注意雙側卵巢情況,以早期發現具有內分泌功能的卵巢腫瘤。血性激素檢查常可發現雌激素水平增高,特別是在絕經後婦女,應警惕卵巢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腫瘤。子宮內膜活檢病理檢查是診斷子宮內膜病變最可靠的方法。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活檢可發現微小病變,使診刮更加全面,減少漏診。
2、治療:子宮內膜癌前病變的治療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與對生育的要求、子宮內膜增生的型別與細胞異型程度、對內分泌治療的反應等來決定。
(1)內分泌治療:在年齡小於40歲的患者,特別是有生育要求的單純性增生與複合性增生患者,要在排除子宮內膜癌的前提下應用孕激素治療,治療期間應嚴密隨訪。在孕激素開始治療後,每3個月應行診斷性刮宮1次。這樣既能允許孕激素對子宮內膜充分發揮作用,也可及時發現對孕激素治療無反應者,以便及時改變治療方案。對於經孕激素治療子宮內膜病變消失而有生育要求者,可行促排卵治療。Kurman等報道,40歲以下患者經孕激素治療後有25%足月分娩。
對於子宮內膜輕至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常用孕激素有安宮黃體酮、氯地孕酮、醋酸甲羥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等。安宮黃體酮口服10~12mg/d,或氯地孕酮口服2-4mg/d,或MPA口服100-200mg/d,或MA80mg/d,連續服用3個月,停藥後刮宮,以子宮內膜病理學檢查確定療效。
近年來,臨床觀察發現,對於孕激素治療無效的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米非司酮治療往往能收到一定效果。常用米非司酮12.5-25mg/d,連續服用3個月,觀察療效。由於長時間服用米非司酮,可引起肝功能損害。因此,在米非司酮治療中應注意肝功能變化。
(2)手術治療:對於孕激素治療無效的頑固性疾病或停藥後復發者,應警惕癌變的可能,不要再盲目地繼續孕激素治療,應及時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子宮內膜切除術、子宮切除術。對於有嚴重內科合併症而不能耐受手術者,可在宮腔鏡下行子宮內膜切除術。術中應注意,內膜切除應全面,謹防遺漏,特別是雙側輸卵管開口處內膜。此外還應注意內膜切除的厚度應達基底層,否則不能避免復發。術後患者應嚴密隨訪,曾有報道,宮腔鏡下子宮內膜切除術後發生子宮內膜癌者。
對於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由於僅靠活檢標本很難將其與子宮內膜高分化腺癌進行鑑別,甚至有時二者可以並存,因此宜行子宮切除術。
三、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的預後
子宮內膜癌前病變經保守治療後均有復發的可能,特別是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復發機率較高。據報道,高效醋酸甲羥孕酮治療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緩解率為83%,妊娠率為20%~30%,但妊娠後仍有75%的患者出現復發,10%~15%出現惡變。因此,子宮內膜癌前病變患者,保守治療中及治療後應密切隨訪,特別強調監測B超及定期診刮術,以及早發現復發與惡變,以免延誤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