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結直腸腫瘤外科 主任醫師 劉寶林

  克羅恩病(CD)營養不良的發病率約為50%-80%,根據我科收治的複雜CD統計結果,營養不良的發病率為86.7%。CD不同嚴重程度和不同階段,營養不良的發病率有所差別:中重度病人由於消化道症狀重、常合併感染、以及藥物毒副作用的影響等原因,營養不良程度比輕中度病人更為嚴重;活動期病人由於感染、限制飲食、發熱等原因,常表現為體重喪失和低蛋白血癥;緩解期病人由於藥物作用等原因,可能表現為肥胖和代謝性骨病。近年來,國內CD的發病率明顯提高,認真瞭解和掌握CD的治療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CD營養不良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大類:攝入不足、消耗和丟失過多、以及藥物副作用。

  CD病人由於腹痛、腹脹、噁心嘔吐、腸梗阻等胃腸道症狀影響進食,往往自行限制飲食的攝入;由於精煉糖、食物抗原及超微顆粒等因素被認為是CD發病的可能機制,因此許多食品被認為不宜食用,尤其是高蛋白食品,如水產品類、奶製品等,使得病人的攝食範圍明顯縮小,病人在進食前經常要問,這東西我能吃嗎?許多藥物對病人的食慾有不良的影響,尤其是5-氨基水楊酸類,會造成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症狀,極大地影響病人攝食。

  活動期CD病人由於炎症、感染、外科治療等因素的影響,往往處於高分解代謝狀態,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質貯備用於發熱、應對感染、合成急性相蛋白和組織修復等方面,營養消耗量明顯增加。病程越長,病情越重,機體營養貯備耗竭的越快。與此同時,由於腸道炎症、潰瘍、瘻和穿孔的形成,大量消化液,包括水、電解質、微量元素、消化酶、激素,以及各種免疫球蛋白、炎性細胞和血漿蛋白等物質隨著腹瀉、嘔吐、漏出的消化液一起丟失,加重了營養狀況的惡化。

  有一半左右的CD病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至少一次外科手術。在這些存在外科併發症的病人中,營養攝入存在明顯障礙:部分病人有腸外瘻或內瘻,導致消化液的大量丟失並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造成營養不良;有些病人由於病情嚴重、病變廣泛、頻繁腸切除等原因,造成腸管長度明顯減少、腸管質量明顯下降、腸道吸收面積顯著不足,臨床表現為短腸綜合徵,造成或加重了營養不良。

  緩解期CD病人營養消耗較活動期要少,營養狀況除受腸道功能狀態的影響外,還受治療藥物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糖皮質激素。眾所周知,糖皮質激素能夠促進蛋白質分解,導致糖和脂肪代謝異常及骨質疏鬆等一系列代謝併發症。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不但不能維持CD緩解,還能造成營養狀況的惡化,應予避免。

  營養不良與CD的治療效果明顯相關。對於非手術患者,營養不良妨礙潰瘍癒合、增加感染併發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病人生活質量。低蛋白血癥是手術併發症的高風險因素,不但導致切口癒合不良和切口疝,而且可造成腸吻合口破裂,形成腸瘻。營養不良還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加腹腔感染、肺部和切口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病率,延長住院時間,提高死亡率。由於CD病人多有營養不良,且多有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病史,因此如果進行外科手術,併發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提高,這是許多外科醫生不願治療CD病人的重要原因。

  由於認識到營養不良對CD治療效果的影響,人們開始重視CD的營養支援。上世紀70-80年代,考慮到腸道食物抗原可能與CD的發病有關,所以期望通過禁食、腸道休息、全腸外營養(TPN)使腸道避免接觸食物抗原,從而使腸道炎症得到緩解。研究結果令人歡欣鼓舞:部分藥物治療無效的CD患者經過營養支援使病情得到緩解,於是人們開始通過隨機對照的方法研究營養支援對CD的治療效果:Greenberg把病人分為三組:TPN組、全腸內營養(TEN)組和PN+口服飲食組,治療1年後三組病人的疾病緩解率分別達到42%、55%和56%,說明營養支援方式並不影響CD的一年緩解率,EN和PN均有效,甚至在營養支援的基礎上進普通飲食也能達到與TPN相同的治療效果。這一研究結果表明,營養支援誘導CD緩解的作用機制並不是禁食,其中可能蘊含著某些治療作用。

  既然EN和PN均有效,則應首選EN,為此,O'Morain進行了一項著名研究,比較要素飲食與糖皮質激素對CD炎症反應的治療效果,結果表明,治療3個月後,使用要素飲食和糖皮質激素的兩組病人炎症反應均明顯減輕,表現為血沉減慢,炎症反應評分降低,兩組無顯著差別,要素飲食與糖皮質激素誘導CD緩解的效果相仿(使用3個月的緩解率達到60-80%)。對於採用傳統治療手段的病人來說,這是相當滿意的治療效果。並且,與手術治療和糖皮質激素相比,營養支援無副作用,不但使用安全,而且在誘導CD緩解的同時,還能顯著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這是任何其它治療手段所不具備的。腸內營養分要素飲食和非要素飲食,二者對CD的治療效果有無差別?哪個更好?如何選擇?為回答這個問題,Rigaud進行了對照研究,給兩組病人分別使用要素飲食和非要素飲食,6周後觀察CD的緩解率,結果發現,要素飲食和非要素飲食誘導CD緩解的作用無明顯差別。經過大量臨床觀察,目前認為,EN誘導CD緩解的治療效果不如糖皮質激素,但它具有其獨特的優勢:無嚴重併發症,可以無限期延長使用時間;在治療CD的同時,能夠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EN能夠促進腸粘膜修復,並能夠調整腸道菌群。

  Remove指通過EN代替普通飲食,去除誘發疾病的可疑食物病原,如致敏蛋白質、精煉糖、某些脂肪、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等;replace指通過EN給機體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如三大營養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彌補病人的營養攝入不足;reinoculate指通過EN對腸蠕動的刺激,達到調整腸道菌群梯度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從腸道給予腸道益生菌,如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等,維護腸道正常菌群;repair指通過EN對腸粘膜的直接營養作用,為腸粘膜修復提供原料(谷氨醯胺、泛酸、鋅、果糖、寡糖、維生素C等),促進腸粘膜上皮的修復,減少炎性介質釋放。有研究表明,腸粘膜結構破壞的CD病人1年複發率達76-81%,而腸粘膜完整的病人1年複發率甚至少於5%。

  與成人相同,兒童CD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提高。據統計,1/4的IBD病人年齡在18歲以下,其中又以CD居多。營養不良嚴重影響青少年的生長髮育,積極有效的營養支援能夠避免青少年生長髮育遲緩或停滯,因此歐洲和日本均將營養支援做為青少年CD的基本治療措施(primary therapy),建議對活動性CD合併生長髮育停滯的患者首選EN,將其做為一線治療手段。

  為提高外科治療CD的成功率,我科對需要手術的CD病人廣泛採用營養支援治療,並對150例CD患者手術治療結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總結,其中140例手術成功,10例發生手術相關併發症,致2例死亡。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圍手術期營養不良是CD的常見併發症,積極圍手術期營養支援對提高外科治療成功率,改善預後具有積極意義。

  EN不但具有誘導活動期CD病情緩解的作用,而且具有維持緩解的效果。Dupont對EN在CD維持緩解中的作用進行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採用藥物或手術切除的方法誘導CD緩解後,在正常進食的同時口服新增EN具有顯著延長CD緩解時間的效果。EN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它維持CD緩解的藥物合併使用。

  CD的發病機制與炎症反應和免疫功能紊亂有關。魚油能夠減輕炎症反應和免疫抑制,這一特點被用於CD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Amre分析了130例CD兒童1年內的飲食結構,發現魚油的攝入量與CD發病率呈負相關,飲食中n-3:n-6高者CD發生風險下降,表明增加飲食中魚油的攝入量有助於降低CD發病的風險。因此,許多學者嘗試給CD或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口服魚油,多數研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比如,Brunborg給21例CD和17例UC患者口服魚油14天后,患者血n-6/n-3比值顯著下降,關節痛有所減輕,疾病活動程度也有下降,雖然結果無顯著性差異,但服用魚油後,患者血LTB4水平顯著下降。可以預計,如果長期服用魚油,臨床治療效果應該能夠更為顯著,但現階段由於給藥方式、劑量、觀察時間等多方面的差別,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的結論,尚需進行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

  總之,CD的治療需要多學科協同合作,營養支援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營養不單是支援,更是治療,它不但能夠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糾正營養不良,提高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治療成功率,更能誘導症狀緩解並延長緩解期。藥理營養素,尤其是魚油具有降低炎症反應程度,調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在CD治療中的重要性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恰當地使用營養,能夠戲劇性地改善CD的治療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