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主任醫師 鄧享坤

  鼻內鏡外科手術以其微創療效好、組織損傷小,病人恢復快為特點,而廣泛應用於鼻科臨床。我科於2002年先後對2例鼻顎囊腫病人實行鼻內鏡下手術,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例1、男性 50歲 以發現硬顎腫物一年於2002年6月17日住院,入院查體:--義齒,--牙齦稍糜爛,硬顎右側前部可見1.3 *1.0cm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新生物,質地中等,壓之溢膿,無觸痛,雙側鼻腔底未見異常。上頜骨CT顯示顎骨正中偏右見一類圓形骨缺損區,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未見異常。入院三天後在局麻下行經鼻內鏡右鼻顎囊腫切除術,先予撥除----義齒及殘根,見----根尖已穿透牙槽骨,顎骨囊腫與右鼻底粘連緊密。手術沿骨壁剝離囊壁,見囊腔內較多膿性分泌物,囊壁明顯增厚。術後縫合-----牙齦切口,上脣加壓包紮,給予抗生素五天。術後病理報告單純性囊腫,囊壁為炎性肉芽組織。

  例2、男性 26歲 以“上脣腫痛伴牙痛一年”為主述於2002年11月30日入院。入院查體:上脣腫脹明顯並壓痛,----叩痛,脣齦粘膜無異常,右鼻底未見異常。鼻竇CT冠狀位示上牙槽根部中部見一大小約2.7*2.1cm塊狀密度增高影周圍少許骨質吸收。上牙槽骨中央根部佔位。腫物穿刺病檢:大量泡沫組織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未見惡性瘤細胞。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正常。入院後4天在局麻下行經鼻內鏡鼻顎囊腫摘除術,作 -----脣齦粘模切口,剝離上牙槽骨骨膜,見上脣正中深部棕紅色囊腫,具波動感,右梨狀孔下緣骨質部分吸收,清除囊腔內暗紅色積液5ml。鼻內鏡照明電視監視系統下沿顎骨囊壁邊緣剝離附著於顎骨之囊腫壁見前上方與鼻底粘連,仔細用銳性分離,見上頜骨鼻嵴部分吸收,中隔軟骨下方已懸空,顎骨骨質缺損約3、5   2。8 2,5CM,  略呈橢圓形,仔細剝離底部之囊壁,完整取出囊壁,見囊腫骨壁光滑,創面以3 % 碘酊燒灼。縫合脣齦粘膜切口,上脣加以壓包紮。術後應用抗生素5天。病理報告:囊壁組織慢性炎症,上皮消失伴間質出血。

  結果 2例病人隨訪 -1年創面癒合好,囊腫無復發。

  討論,鼻顎囊腫為發生於鼻及鼻周軟組織、骨組織或骨孔內的各種先天性囊腫,屬於面部裂隙囊腫,此類囊腫雖然初始於裂隙處,但經增生膨大或發育發展之後,常可侵及上頜竇、鼻腔、上頜牙槽突及顎部,早期多因囊腫發展緩慢面無症狀,俟囊腫增大而顯露出畸形,甚至有繼發感染時,病人才來就醫。本文報告例1發生於顎部,例2見於牙槽突、鼻底。通過鼻內鏡下手術可完整地將囊腫予以切除。鼻內鏡下手術具有如下優點:1、手術切口較小、傷口癒合快。2、由於在電視監視系統下操作,可清楚顯示囊腫邊界利於切除,防止復發。3、術後區域性腫脹明顯減輕,病人痛苦減少,縮短住院時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