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後縱韌帶:起自第2頸椎,沿諸椎體後面抵於骶管,在頸椎後縱韌帶分為兩層,其淺層為一堅強韌帶,自顱底垂直下行,在側方延伸達椎間孔;其深層呈齒狀,椎體鉤椎關節的關節囊一些纖維及開始於此層。
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眾多因素作用後縱韌帶中新生異位骨結構形成而逐漸發生骨化,導致椎管、椎間孔狹窄,壓迫脊髓、神經根,臨床上出現脊髓損害症狀及神經根刺激症狀,即為後縱韌帶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
1960年日本學者尸解時發現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導致脊髓壓迫症,1964年Terayma將該病理變化命名為“頸椎後縱韌帶骨化”,併為人們廣泛接受,成為一種獨立的臨床性疾病。
病因
1、骨代謝相關物質的作用
2、基因基礎
3、區域性因素
區域性因素
與頸椎退變的有關:有學者認為頸椎OPLL不僅是後縱韌帶本身所發生的病理,有時可能是頸椎退變後增生的骨贅波及後縱韌帶所致。與椎間盤突出的關係: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髓核增大後椎間盤突出、纖維環軟骨組織破裂和軟骨細胞再生性增殖可激發實驗動物導致後縱韌帶骨化的發生。此外頸椎手術也有加重、加速韌帶骨化的速度。
臨床表現: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的發生與發展一般均較緩慢,因此患者早期可不出現任何臨床症狀但當骨化塊增厚增寬到一定程度引起頸椎椎管狹窄時,或是病變程序較快及遇有外傷時或後縱韌帶骨化雖不嚴重但伴有發育性椎管狹窄症時則可造成對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壓迫,因而患者多在中年以後出現症狀。
病變早期,患者頸部可由無痛而逐漸出現輕度痠痛及不適;頸椎活動大多正常或有輕度受限,以頭頸後伸受限為明顯;當被動活動超出其正常活動範圍時,可引起頸部疼痛或酸脹感。
神經症狀
主要是脊髓壓迫症狀,其特點是不同程度的可有間歇期的、慢性進行性、痙攣性四肢癱瘓。一般先從下肢開始,漸而出現上肢症狀。少數病例亦可先出現上肢症狀或四肢同時發病 。上肢症狀:主要是一側或雙側手部或臂部肌力減弱,並又出現麻木無力及手部活動靈活性減退,嚴重者不能拿筆持筷或捏取細小物品;患者握力大多減退,肌肉呈中度或輕度萎縮,尤以大、小魚際為明顯。
神經症狀
下肢症狀 主要表現為雙下肢無力抬舉困難,拖地而行或步態顫抖不穩,有踩棉花感。內收肌痙攣明顯者行路呈剪式步態。同時可有雙下肢麻木、無力及痙攣嚴重者不能自行起坐及翻身,完全癱於床上。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或活躍,髕陣攣陽性,病理反射多為陽性,可有深感覺及淺感覺減退。
其他症狀 主要是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表現為排尿困難或小便失禁;排便功能亦多低下,每3~5天一次,常有便祕及腹脹。患者胸腹部可有束帶感,並易於查出痛覺障礙平面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 。
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表現及骨化型別,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的X線片主要特徵為椎體後緣異常的高密度條狀陰影。為準確判斷狹窄程度,可採用普通X線攝片和斷層片來測量椎管的狹窄率。狹窄率是側位片中骨化塊最大前後徑與同一平面椎管矢狀徑之比 。
CT掃描
是診斷後縱韌帶骨化症的重要方法,可以在橫斷面上觀察和測量骨化物的形態分佈及其與脊髓的關係。在CT掃描影象上,可見椎體後緣有高密度骨化塊突向椎管,椎管狹窄,容量變小,脊髓和神經根受壓移位變形。可用椎管橫斷面狹窄率來表示椎管狹窄程度,如果對橫斷面影象進行矢狀面重建的骨化物在椎管縱向、橫向的發展情況。從而對後縱韌帶骨化的範圍有更加全面的瞭解。
MRI掃描
可根據脊柱韌帶的形態和訊號變化判斷韌帶的正常或異常情況,在MRI的T1加權、T2加權影象上,骨化的後縱韌帶常呈低訊號強度凸入椎管,並可見硬膜囊外脂肪減少及硬膜囊受壓。在相應橫斷面上,可見椎體後緣呈低訊號的後縱韌帶骨化影從椎管前方壓迫脊髓及神經根。
診斷
症狀、體徵和影像學三結合;注意相似疾病的鑑別診斷,不要遺漏胸椎管狹窄症的患者。
治療
非手術治療:對於症狀輕微,或症狀明顯但經休息後能得到緩解者,以及年齡較大有器質性疾病者,均可採用非手術療法。常用的有持續頭顱牽引、臥床休息、頸託固定、理療和藥物治療等。
由於後縱韌帶的骨化塊既可以對脊髓產生直接接續的壓迫,又可以在頸部活動時對脊髓產生摩擦,採用保守療法將頸部固定後可以消除擦引起的刺激,取得的療效往往較預期的為好。對於頸椎的間歇性牽引法與推拿療法,有引起症狀加重的報道,應慎重選用。藥物療法除注射消炎止痛、神經營養藥物之外,近來有神經生長因子運用於臨床,顯示了一定的療效 。
手術治療及方法
對頸椎後縱韌帶骨化患者應首先採取保守治療,若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療法仍無效時考慮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後路、前路及前後路聯合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