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長期效果還與術後康復治療有關,即堅持ABCDE方案: A C Aspirin(使用抗血小板製劑,小劑量阿斯匹林),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B - β-blocker(β受體阻滯劑),Blood pressure control(長效降壓藥控制血壓);C - Cholesterollowing("他汀"類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Cigarette quiting(完全戒菸);D - Diabetes control(控制糖尿病, Diet(合理飲食);E C Exercise(適度鍛鍊),Education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其中,搭橋術後的調脂治療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認識上的誤區,導致臨床實踐中調脂治療不規範普遍存在,規範搭橋術後調脂治療刻不容緩。
誤區一:冠心病搭橋術後,冠心病已治好了,沒有必要再調脂(降脂)治療
冠心病搭橋術後,恢復了心肌正常供血,解除心絞痛、防止嚴重併發症的發生,但手術不能解決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冠心病是一種多危險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異常是其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血脂異常中最關鍵的是總膽固醇(TC)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因此,冠心病搭橋術後調脂治療至關要。
誤區之二:血脂化驗結果正常就無需治療
只看血脂化驗單的結果,常常使搭橋術後的患者誤認為自己血脂正常,無需調脂。不同病人高膽固醇血癥的診斷標準和治療達標值是不同的。危險性越高的患者診斷標準越低,達標值也越低。如已有心肌梗死、冠脈搭橋術後和糖尿病患者應進行積極的調脂治療。
當總膽固醇>5.20mmol/L,LDL-C>3.12mmol/L時,就應該開始藥物治療。目標應降低到總膽固<4.68mmol/L,LDL-C<2.60mmol/L。近來還有研究證明冠心病即使有沒有高脂血症,也應該進行調脂治療。強化調脂治療可獲得更大的臨床效益。
誤區三:他汀類調脂藥有副作用,不能長期服用
他汀長期服用才能獲益,目前的臨床研究顯示他汀治療3-5年可以顯著降低死亡、中風等。他汀治療的獲益遠遠大於副作用,他汀治療1年每1000個病人可挽救50-60個病人的生命,而肝酶升高的發生率為0.5-2%,肌病的發生率僅為1/1000,嚴重副作用橫紋肌溶解症的發生率僅為1-2/10萬。
發生肝臟轉氨酶升高,減少藥物劑量常可使升高的轉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劑量或選用同類藥物時,轉氨酶常不會升高。他汀類藥物在某些情況下可引起非特異性肌痛或關節痛,通常不伴有肌酸激酶(CK)增高,肌炎最常發生於合併多種疾病或使用多種藥物治療的患者。
如果患者尤其是聯合用藥患者CK高於正常值上限10倍,則應予以停藥、隨訪,待症狀消失、CK下降至正常,再重新開始治療。因此,只要在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他汀類調脂藥是非常安全的。
誤區四:魚油、卵磷脂等保健品能降脂,可以代替他汀類調脂藥
有不少人認為服用魚油、卵磷脂等保健品就能降低血脂,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首先保健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而對一般健康人可能起到保健作用。臨床研究發現,魚油製劑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輕度升高,但對總膽固醇和LDL-C影響甚小,根本達不到有效治療血脂的目的。
魚油主要可以補充亞油酸,有條件可以適當補充一些,但不能代替他汀類調脂藥。卵磷脂等保健品降膽固醇療效缺乏臨床研究證據。所以搭橋術後患者一定要堅持服用他汀類調脂藥,並長期達標。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可顯著降低搭橋術後的死亡率、腦卒中發生率和再次介入治療或搭橋治療的機率。
誤區五:服用調脂藥後血脂正常就可以停用
不少患者在治療達標後,就停止了藥物治療,有的患者吃吃停停,都是錯誤的。血脂升高是一種慢性代謝異常,與高血壓病的治療一樣,目前的調脂方法只是治標,而不能治本。降血脂要求長期治療,在調脂治療達到標準後,一般停藥1-2周後,血脂水平可以再度升高至治療前的水平。在治療達標後,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一個長久的治療計劃,有效地長期控制血脂,使其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誤區六:搭橋術後只需控制飲食就能達到降血脂的目的
搭橋術後的患者合理飲食是很重要的,是調脂治療的基礎,但搭橋術的患者絕大多患的高脂血症主要是由慢性代謝異常有關,也就是說血脂增高主要原因是內因。有些人認為,搭橋術後的高脂血症只要對飲食加以控制,就能達到降血脂的目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多數患者改變飲食後會有輕微療效,僅少數患者療效明顯,而也有患者的LDL-C非但不降低,反而明顯增加。由此可見,飲食療法只能作為調脂治療的基礎,單用飲食療法並不能達到有效降低血脂的目的,更談不上血脂達標。
近年來,國際上調脂治療基礎研究不斷進展,調脂觀念日漸更新,調脂治療的循證醫學證據日趨增多。將這些新觀念、新技術、新成果及時地推廣普及並運用於臨床已成當務之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