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手術方式有兩大類:一類就是關節鏡下治療,第二是膝後側入路切開復位固定。談談經膝後側入路可吸收釘內固定的康復體會。
1、固定:
選擇可調支具固定有助於早期膝關節屈伸鍛鍊,術後可固定於伸直位,防止膝關節後側攣縮。也有不少觀點主張固定於膝關節屈曲30°位。
2、踝泵練習。術後當天麻醉甦醒後即可行踝關節、跖趾關節的跖屈和背伸練習。此練習簡單易行,可貫穿整個臥床練習期間。
術後第1天
1、股四頭肌自主收縮鍛鍊:若患者因疼痛不能很好收縮,可指導行健側練習,幫助患側學習收縮。收縮5-10秒---放鬆5秒---收縮5-10秒。根據患者體質,每天可行200-300次,分4-5組進行。有報道指出:如果健患側同時進行股四頭肌舒縮鍛鍊,可增加患側股四頭肌收縮力30% 。
2、術後第1天可行下肢靜脈泵(氣壓迴圈)治療。
術後第3天
直腿抬高練習:踝關節背伸,下肢抬高離開床面,足跟約高於床面10cm,堅持5-10秒後放下,每天練習150-200次,一組50次,一天分3-4組完成。
術後2周拆線
術後3周開始膝關節活動度的練習
術後3周調整支具至屈曲30度,同時行下肢外展練習,或各個方向的直腿抬高練習。逐漸增加活動度,一般4周60度,6周90度,8周達120度,12周基本同健側。
由於患者個體差異及耐受力不同,單純按照時間表並不能很好遵從,故應定期門診複查,指導或者幫助患者行屈伸練習。
術後8周應加強肌力練習
包括直腿抬高練習,抗阻力伸膝練習,抗阻力屈膝練習關於下地負重後叉脛骨止點撕脫骨折不是負重區,原則上不影響下地,有主張術後1周即可下地部分負重。個人體會在骨折癒合前不著急早期負重,足部著地時難以控制肌肉力量的旋轉活動,不利於骨折癒合,可在雙柺輔助下術肢不負重行走。根據複查情況,術後8周開始部分負重,不超過體重的1/3,術後12周開始完全負重。
關於支具
石膏固定至少應在術後6周前時拆除。可調支具可用於術後8周,8周-12周在活動過多時也可佩帶,12周後基本上不需要支具保護。
關於活動過量
活動過量或力量練習過大時,膝關節會疼痛,甚至腫脹,應停止練習,予以區域性冰敷。
術後的康復鍛鍊直接決定手術後期療效,其意義不亞於手術治療本身,因此,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應特別重視,尤其是醫生。忙於住院患者而經常不能有效指導已出院患者的練習,因此複診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的康復過程應結合病情、術中情況、術式及內固定物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還應結合患者自身而制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