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治療中,抗病毒治療是治療的關鍵,許多病人對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替比夫定、恩替卡韋等)的治療療程有許多疑問,根據目前世界各地新的治療指南做如下解釋,希望對廣大患者有所幫助。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目標
09年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發表的新的《慢性乙肝臨床實踐指南》將治療目標定為: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阻止和延緩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病、終末期肝病、肝癌和死亡的發生。抗病毒治療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治療,但長期治療不等於終生治療,許多患者希望接受短期治療,這就要求有明確的治療終點和療程。
抗病毒治療的終點和療程
新指南中,理想的治療終點明確為:對HBeAg陰性的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持續消失,伴有或不伴有HBs血清學轉換(HBsAb的出現)。對HBeAg陽性的患者,持久的HBeAg血清學轉換(HBeAg轉化為HBeAb)是滿意的治療終點;對於沒有獲得HBeAg血清學轉換的患者,HBVDNA保持在檢測不到水平是其次的治療終點。
07年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的治療指南指出:HBeAg(-)患者的治療終點也是HBsAg消失;HBeAg(+)患者的治療終點是HBeAg血清學轉換(HBeAg轉化為HBeAb)後至少6個月。
08年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指南中指出:HBeAg(-)患者的治療終點為每6個月檢測一次,連續3次HBVDNA達到不可檢測水平;HBeAg(+)患者的治療終點是HBeAg血清學轉換(HBeAg轉化為HBeAb),並且每6個月檢測1次,連續2次HBVDNA達到不可檢測水平。
關於哪些病人適合抗病毒治療,哪些病人可以暫緩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的適應症)的問題,將在以後的文章中加以介紹。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