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腦部進行掃描,可以幫助醫生預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今後是否會患阿爾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醫學院的研究人員4月6日在《放射學》雜誌網路版上撰文說,對核磁共振腦部掃描結果進行分析,可以計算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在一年內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
研究資料是在2005年至2010年間收集的,包括最初的核磁共振掃描結果及一年之後的複查情況。研究涉及203名健康成人、317名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和164名晚發性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研究物件平均年齡為75歲。
研究人員分析對比兩次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然後計算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發展成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通過核磁共振腦部掃描,可以發現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腦部大腦皮質的退化情況,從而判斷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大腦皮質在記憶、注意力、思維和語言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而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特點之一就是大腦皮質某些部位的細胞消失,導致該部位發生萎縮。
輕度認知障礙是指人出現輕度記憶或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但未達到痴呆標準,其臨床表現不僅有記憶障礙,而且還有注意力、詞語流暢性、執行能力等其他認知功能方面的障礙。輕度認知障礙不一定會發展成阿爾茨海默氏症,但隨著年齡增長,患者出現智力減退的情況要比正常人嚴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