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治療師 江波

  腦性癱瘓是指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導致的綜合徵,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是導致兒童殘疾的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給社會、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腦癱的治療方法很多,中醫治療以其簡廉有效等特點而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及醫務工作者的重視。現通過系統回顧中醫兒科主要古籍文獻,充實和完善古代中醫對腦性癱瘓的病名、病因病機及治療的認識。

  1、病名記載

  中醫古籍中沒有腦性癱瘓這一病名。但對本病的臨床表現早有認識,根據臨床症狀本病可納入祖國醫學“五遲”、“五軟”、“五硬”、“胎怯”等範疇。

  對於五遲,早在東漢末年的《顱囪經》中曾有“行步遲”的記載,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亦有“齒不生候”、“數歲不能行候”。“頭髮不生候”,“四五歲不能語候”,等病類別。宋代《小兒藥證直訣》中也有類似五遲的論述,如“長大不行,行則腳軟,齒久不生,生則不固,發久不生,生則不黑”。《太平聖惠方》進―步記載了“語遲”,“行遲”“發遲”,“齒不生”等證候的治療方藥。五遲作為正式病名提出,是清代吳謙等人集體編著的《醫宗金鑑》,作者將歷代諸家有關遲證的論述歸納在一起,並以“五遲”之病冠稱:“小兒五遲之證,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要皆腎氣不足之故”。分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詳各條。清?張路在《張氏醫通》也明確指出:“五遲者、立遲、行遲、齒遲、發遲、語遲是也”。

  關於五軟的病名,宋代以前的醫書未見專題論述,多數醫家將其納入“胎弱”、“胎怯”,或遲證等疾病中綜合論述。有關“五軟”的描述以宋代的《幼幼新書》較早,“小兒五軟不治∶手軟、項軟、腳軟、腰軟、背軟”。元代曾世榮《活幼心書》中始見“五軟”的名稱,並指出“頭、項、手、足、身軟,是名五軟”。並與“胎弱”、“胎怯”和“遲證”等疾病加以區分。以後諸多醫家論述“五軟”的內容亦不盡相同。如在《醫宗金鑑》中“謂頭項軟、手軟、足軟、口軟、肌肉軟”。而清代《幼幼整合》則謂“頭項軟、身體軟、口軟、肌肉軟、手足軟”等。《嬰童百問》曰“五軟者,頭軟、項軟、手軟、腳軟、肌肉軟是也”。雖論述不一,但都離不開頭、項、手、足、肌肉、口這幾部分。

  “五硬”的名稱,首載於明代《嬰童百問?卷三》“五硬則仰頭取氣,難於動搖,氣壅疼痛,連胸膈間,手腳心如冰冷而硬,此為風症難治”,把頭頸硬、胸膈硬、手硬、腳硬和心腹硬稱謂五硬;古代醫籍對五硬的內容論述雖不盡一致,但亦基本按上述病亦的分類而稱之;清代《幼幼整合》則把手硬、腳硬、腰硬、肉硬、頸硬名為五硬。《兒科要略》“五硬又名五,小兒仰頭、哽氣、手足心堅、口緊、肉硬也”。

  2、病因病機

  綜合古代醫家對腦癱病因病機的探究,有的從心肝腎虧虛立論,有的從心脾兩虛分述,有的認為是胎稟不足,還有的認為調養失宜,但總的不外乎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

  2.1先天不足

  先天不足多是指胎兒稟賦不足或受不良刺激而言。若父母體質素虛,精氣衰憊。或久病初廖,或藥毒損害,或嗜慾偏數,致胎稟不良;或妊期縱慾,傷及胎形、或孕母受驚,邪氣乘心,或跌僕內傷,致使胞損,皆能使患兒胎稟不足,肝腎受腡,精血不能榮注筋骨而發病。

  如《醫宗金鑑》:“小兒五遲之症,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失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要皆腎氣不足之故”。《張氏醫通》:“五遲者,……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腎氣虛弱,不能榮養而然。若長不可立,立而骨軟,大不能行,行則筋軟,皆肝腎氣血不充,筋骨萎弱之故”。

  《活幼心書》則對五軟的先天病因介紹的比較清楚:“戴氏論五軟症,名曰胎怯,良由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誠哉是言!以愚推之,有因母血海久冷,用藥強補而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疾者,或其父好色貪酒,氣體虛弱,或年事已邁而後見子,有日月不足而生者,或服墮胎之劑不去而竟成孕者。……爰自降生之後,精髓不充,筋骨痿弱,肌肉虛瘦,神色昏慢,才為六淫所侵,便致頭項手足身軟,是名五軟”。清《幼幼整合?頭項囟證治》:“有小兒生下頸便軟者,胎氣不足也,由稟父母之腎元虛敗”。

  《醫學綱目?生下胎疾》認為五硬的主要病因是“小兒胎中有寒,生下不能將護,再傷於風”,此說確有見地;《嬰兒論》:“兒初生,體膚如石硬,名曰五硬,胎毒凝結令然,厥冷而聲不發者死”。胎毒可能與現代所說宮內感染有關。《保嬰撮要?卷三?五硬》則把手足痙攣歸結為先天肝腎不足:“若手拳攣者,稟受肝氣怯弱,致兩膝攣縮,兩手伸展無力,……足拳攣者,稟受腎氣不足,血氣未榮,腳趾拳縮,不能伸展”。

  《幼幼整合?胎病論》把胎怯歸結為父母年邁與孕婦多產,與現代腦癱的病因敘述一致:“胎怯者……非育於父母之暮年,即生於產多之孕婦。成胎之際,元精既已澆漓,受胎之後,氣血復難長養,以致生來怯弱”。

  2.2後天失調

  後天失調是指幼兒因護養失宜,飲食不調;或疾病纏綿,治理不當;或藥害影響,或跌僕損傷,致臟腑功能不調,氣血虛損,百脈宗筋失其濡養而發病。後天脾胃薄弱:後天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充,而致體弱不能抗邪,為邪氣所犯而發病者。

  《醫宗金鑑》:“又足少陰為腎之經,其華在發,若少陰之血氣不足,即不能上榮於發,……又有驚邪乘入心氣,至四五歲尚不能言語者”。

  《誠書?論行遲》:“骨屬腎,腎有虧則膝骨未成而行遲,此稟在先天者,十有一二。至若生下週歲內,重幃深閉,不見風日,與終日懷抱,筋骨未曾展舒,此後天珍惜太過,十有二三。又有離胎多病,與飲病乳,或過食肥甘,則疳症所侵,血氣日憊,十有六七,緣證默維育嗣知勖”。《仁齋小兒方論》:“骨者髓之所養,小兒氣血不充,則髓不滿骨,故軟弱而不能行”。

  《保嬰撮要》雲:“手足軟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氣不足,不能營養四肢,故肉少皮寬,飲食不為肌膚也……”。或如《證治準繩?幼科》指出:“此或傷寒或吐或瀉,乘虛邪毒,透入肝脈,熱邪所侵,足致令筋軟長或手足軟而不能舉,或項頸軟而不能舉者”。《保嬰撮要》認為頭軟乃“臟腑骨脈皆虛,諸之氣不足”。提出本病的形成與臟腑精氣虧虛有關。

  《保嬰撮要》也指出了五硬的病機與治則:“五硬者,仰頭取氣,難以動搖,氣壅作痛,連於胸膈,腳手心冷而。此陽氣不營於四末也……此證從肝脾二髒受病,當補脾平肝”,洵為經驗之論。也有把五硬病因歸於內風,《醫學綱目》:“上五硬即之屬,經所謂暴強直,皆屬於風是也”。

  3、治療

  綜合古代醫集文獻,五遲五軟五硬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五遲以補腎養氣為主要治法,用藥多以地黃丸加減,《幼科心法要訣》:“小兒稟來氣血虛,筋骨軟弱步難移,牙齒不生髮疏薄,身坐不穩語言遲。加味地黃為主治,補中益氣繼相醫,邪乘心氣菖蒲好,血虛發遲苣勝宜”。《幼幼整合》:“地黃丸……或稟質不足,解顱失音,五遲五軟,腎疳肝疳。凡肝腎不足之證,皆宜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能盡述”。

  古籍行文中五軟治療體現“治痿獨取陽明”的思想,明代《保嬰撮要?五軟》:“夫心主血,肝主筋,脾主肉,肺主氣,腎主骨,此五者皆因稟五臟之氣,虛弱不能滋養充達,故骨脈不強,肢體痿弱,源其要總歸於胃。蓋胃水穀之海,為五臟之本,六腑之大源也”,主張使用“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頭項手足三軟,兼服地黃丸”,其意乃主因先天五臟之氣虛弱,後天氣血生化之源乏源,陽明氣血虛少,難以營運精微物質至經脈之中,又致五臟失養,肌肉失充。《醫宗金鑑》:“五軟稟賦不足證,頭項手足口肉肌,地黃丸與扶元散,全在後天調養宜”,治療以滋化脾胃輔以補益腎精,五軟治療均以此為要,體現了“治痿獨取陽明”的思想。

  五硬的治療則體現“抑木扶土”的原則,《保嬰撮要?卷三》:“經曰:脾主四肢。又曰:脾主諸陰。今手、足冷而硬者,獨陰無陽也,故難治。若筋青急者,木乘土位也,急用六君、炮姜、肉桂、柴胡、升麻,以復其真氣。……此症從肝脾二髒受病,當補脾平肝”。

  另外不少醫家從“風”來治療五硬,《幼科指南》:“陽氣不營於四末而成五硬。……重者以小續命湯疏其風為良,輕者烏藥順氣散調其氣應驗。若遇肝木乘脾,食少氣弱者,加味六君子湯,內外交治,其妙無竟”。小續命湯始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原方主治風中經絡之證。

  胎怯的治療則以健脾理氣為主。《幼幼整合?胎病論》:“胎怯者……若後天調理得宜者,十可保全一二。調元散助之”。《小兒病源方論?胎怯》:“小兒因胎稟怯弱,若失治者,後必為慢驚風而難愈也。宜預服長生丸”。

  除了藥物口服,對於五遲的治療還有一些外治法,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自小至五歲,不能行者,灸兩足踝各三壯”。

  4、預後

  有關其預後,各個醫家意見不一。《活幼心書?五軟》明確指出:“苟或有生,譬諸陰地淺土之草,雖有發生而暢茂者少。又如培植樹木,動搖其根而成者鮮矣。由是論之,嬰孩怯弱不耐寒暑,縱使成人,亦多有疾”。《證治準繩?幼科》:“頭項、手、足三軟,兼服地黃丸。凡此證必須多服二藥,仍令壯年乳母飲之,兼慎風寒,調飲食,多能全形。……便致頭項手足身軟,是名五軟。治法用調元散、補腎地黃丸,漸次調養,日久乃安,若投藥不效,亦為廢人”。《醫學綱目》雲:“五歲孩兒不肯行,腳軟氣羸命不亨,細小不妨榮衛氣,長大須應肉自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