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病科 副主任醫師 考希良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洩減少所引起的一組疾病。本病最痛苦的症狀是單一關節炎的急性發作,多為劇痛,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宋教授通過反覆臨床實踐,在中醫病因病機方面提出了“痛風非風”學說,強調“內毒”致病學說,即“臟腑蘊毒,攻注四肢”才是發病的根本原因。

  在治療上,採取清熱解毒、燥溼解毒、活血解毒、利溼排毒、清熱排毒、益氣化毒六法,使內毒有出路,邪去正自安。並在日常生活中強調注意飲食調護以防疾病復發。

  1、基本病機――強調痛風非風,力倡內毒致病,毒有外在隱性表現。

  宋教授認為,本病急性發作的基本病機並非是由外感邪氣所致,而是臟腑積熱,內伏毒邪,毒熱相合,從而出現“熱毒氣從臟腑出,攻於手足,手足則{熱赤腫疼痛也。”

  臨床中,痛風的急性發作多在飽餐、酗酒、過勞、穿緊鞋、外傷等外因條件下發病,而並非受涼或潮溼所致。該病患者大多平素過食醇酒厚味,膏粱辛辣,脾胃失於健運,導致熱毒、溼熱毒內伏於臟腑。熱毒、溼熱毒流注於下肢骨節,痺阻於經脈,或者由於腎失開合、三焦不利等原因致使濁毒不能排出體外,氣滯血凝,熱毒充斥血脈故骨節疼痛如虎之齧。

  熱毒日久不去,灼津為痰為濁,凝結於肌膚、經絡、骨節則為痰核,留於皮下。即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所言:“熱毒氣從臟腑出,攻於手足,手足則{熱赤腫疼痛也”,而非《內經》所言之“風寒溼三氣雜至合為痺也”。眾多醫家泥於風寒溼三氣雜至之說,沿用祛風除溼散寒的藥物來治療痛風,實乃只治其標實疼痛,而無根治其內毒之本,可謂認識之不足。

  內生之毒有其外在表現,例如:

  ⑴關節紅腫熱痛。本病多表現為下肢不對稱性關節炎,半數以第一跖趾關節為首發。關節區域性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活動受限,面板暗紅,區域性灼熱。溼熱濁毒性易趨下,而下肢關節為筋絡彙集之處,夜間血行遲澀,且陽入於陰,故疼痛多發作於夜間及下肢。足大趾為脾經之所始,故足大趾(第一跖趾關節)為病多發之處。溼熱濁毒因血行遲澀而稽留不行,蒸灼氣血,阻滯經絡,故關節紅腫疼痛而不可忍。

  ⑵關節區域性塊瘰、痰核。溼熱濁毒初發,僅妨礙氣血之流行,若及時流散,則關節可恢復正常。若溼熱濁毒蒸釀氣血津液,生成痰瘀,久則可由無形而變有形,於關節處見痰核腫塊。有形之瘀更阻氣血,則關節持續疼痛,甚或畸形。如林佩琴《類證治裁》中所言:“其手彎曲,身多塊瘰,其腫如脫,漸致摧落,其痛如掣,不可曲伸。”

  ⑶久病及腎。熱痺日久,熱毒必循經環絡,深入臟腑,而出現相應臟腑痺的證候。如《素問・痺論》所言:“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溼熱之毒本應經腎之蒸化,從膀胱排出。而溼熱之邪留於腎,反損腎之精氣,使腎臟失其蒸騰氣化之司。痰瘀亦可留於腎,成為有形之害。故痛風反覆發作者,可致腎臟功能衰退,出現癃閉、關格重證,此亦葉天士“久病及腎之甚”也。

  此外,內生之毒也有其隱性指標,如西醫學理化檢查的相關結果可認為屬於中醫的內生之毒。痛風急性發作時,可有白細胞升高、血沉加快、血尿酸升高,同時可伴有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癥、高粘滯血癥、高血壓等。關節穿刺或痛風石內容物檢查可見白細胞內或外有雙摺光細針狀尿酸結晶,反覆發作者受累關節X線片示骨質有穿鑿樣、蟲蝕樣、蜂窩樣或囊樣缺損,邊界清晰,周圍骨密度正常或增生,可以認為升高的血尿酸即為溼熱濁毒之源。

  2、基本治法DD重視祛毒之法,倡導六法合用,創制祛毒有效方劑。

  由於本病的基本病機是臟腑積熱,內伏毒邪,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宋教授反覆強調本病的基本治法應著眼於祛毒之法。毒去熱清,血脈調和,則病易愈。詳細而言祛毒之法又分為清熱解毒、燥溼解毒、活血解毒、利溼排毒、清熱排毒、益氣化毒六種。臨床實踐中,宋教授以祛毒六法組方,摸索出一首治療疾病的基本方:熟大黃9g,萆Z30g,虎杖30g,水蛭6g,大青葉18g,土茯苓30g,蒼朮20g,黃柏9g,生甘草12g,薏米30g。臨床靈活加減,常常效如桴鼓。現結合六法及方劑詳細闡述。

  清熱解毒是用甘涼、甘寒的藥物清解和透發毒邪外出,如大青葉;燥溼解毒是用苦寒的藥物攻伐溼毒,有助於截其源流,去除毒邪膠黏之性,如黃柏、蒼朮;活血解毒即是用活血的藥物破血解毒,可使毒邪崩解、血脈暢通,有助於祛毒外出,如水蛭、虎杖;利溼排毒即祛邪要有出路,出路之一在於利小便,利小便選用清熱利尿藥物以利尿排毒,使毒邪從前陰而出,如萆、土茯苓;清熱排毒即清瀉內伏之熱毒,通臟腑、瀉濁毒,取釜底抽薪之意,使熱毒、濁毒從大便而出,如熟大黃;益氣化毒用於因毒邪日久,正氣虧損,深入血脈膠膩之溼瘀毒邪,解毒、排毒之法難以奏效,需用益氣健脾之法,緩緩託毒化毒而出,方可使餘毒得淨,正氣得復如生甘草、薏米。

  3、基本調護DD力戒酒肉海鮮,提倡合理膳食,制定防止復發措施。

  宋教授反覆強調痛風患者必須忌酒,包括白酒、啤酒、紅酒。飲酒是痛風發作的最重要的誘因之一。現代研究發現,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可使體內乳酸增加,而乳酸可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洩;同時,乙醇還能促進嘌呤分解,直接使血尿酸升高;再者酒類本身可提供嘌呤原料,如啤酒由麥芽發酵而成,嘌呤含量非常高。因此,預防痛風發作最好戒酒,一時戒不掉也要注意避免大量飲酒,更忌酗酒。

  其次,痛風患者應禁食高嘌呤的食物,如沙丁魚、螃蟹等各種海鮮以及黃豆粉、動物內臟及骨髓。如果病情較輕,則可以食用肉類、豌豆、大豆、小豆、菠菜等含嘌呤較少的食物。病情重者只能食用小米、大米、小麥、蕎麥、玉米、各種蔬菜、水果、海藻類、蛋類及牛奶。痛風患者還應多飲水,每日最好3000毫升以上,以利於濁毒的排出。肥胖患者必須減少熱量的攝取,降低體重,目的在於減少內毒的產生,以絕毒之根源。

  再次,宋教授提出了本病防止復發的一些有效措施。痛風病的主要矛盾在於復發,復發的主要根源是血尿酸的增高,增高的血尿酸從中醫角度而言屬於“血毒”、“濁毒”之辨證範疇。臨床所見,高尿酸血癥的病人多兼有高脂血症、高糖血癥、高粘血癥及脂肪肝等,由此可引起多種嚴重的疾病,如心、腦血管病變等。

  這類病人多屬《金匱要略》中所謂的“骨弱肌膚盛”之體,因此,在相對靜止期,即使無明顯的症狀、體徵,也要常期使用涼血解毒、通腑瀉濁、盪滌腸胃的藥物,可讓病人長期服用大黃片、調脂通脈片、番瀉葉等。大黃片飯後服用,每次4~6片,每日3次。番瀉葉可長期代茶飲。意在葛洪所言:“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