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羅永

(原文發表於中國普通外科雜誌 羅永 武文林,骶尾部藏毛疾病的診治:附19例報告2009.18(12):1318-1319.)


   骶尾部臀間裂軟組織的竇道、囊腫通常稱為i毛竇或i毛囊腫, 統稱為i毛疾病。其內i有毛髮是其特徵,好發於青壯年,尤其是毛髮重的患者,男性多見,是一種少見疾病。目前認為發病因素有先天性和後天獲得性兩方面。在胚胎3-5周神經管閉合程序中,由於脊柱背部中線部位的神經外胚層與面板外胚層分離不完全而形成先天性上皮殘留或凹陷。而後天性因素是由於臀部反覆的扭動摩擦,導致體毛逐漸刺入面板,形成一個負壓狀態的短管道,當毛髮脫落即被吸入短管道,聚集於皮下脂肪層內成為“異物”。極易發生感染,形成骶尾部竇道或囊腫。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羅永


   隨著對i毛疾病的深入認識,近年來對本病的報道逐漸增加。最初的典型表現為骶尾部小的竇道,擠壓有少量濃性分泌物。也可出現周圍面板紅腫、壓痛,區域性炎性包快等症狀。作者對本組19例i毛疾病患者全部施行了手術治療。其中對12例骶尾部藏毛竇道未合併明顯感染的患者行一期切除縫合。手術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進行,先用亞甲蘭沿竇道內注射染色,以利於術中尋找切除竇道壁。然後在竇道口插入探針,沿探針方向作梭形切口,切開藏毛竇腔,內見較多肉芽組織和多根長而粗的黑色毛髮。切除竇腔壁全部肉芽瘢痕組織,切除竇腔底部時注意不可損傷穿破骶前筋膜。根據傷口長度先行3-5針減張縫合暫不結紮,然後間斷縫合皮下及骶前筋膜淺層並放置細矽膠引流管,術後接負壓吸引器。縫合面板後用紗布卷覆蓋傷口收緊結紮減張縫合線。術後靜滴頭胞塞肟鈉或洛美沙星7d,48小時撤除引流管,14d拆線,傷口均一期癒合。3例骶尾部有2個竇道口者,瘻口位於臀間裂中線和兩側,行竇道切除部分縫合術,將整個竇道腔徹底切除,範圍較大,傷口兩側面板與竇腔底部全層間斷縫合,留有中間一部分傷口用凡士林紗條覆蓋,待其肉芽組織生長癒合。術後常規抗炎治療14d,然後單純換藥,3d一次,25d-30d後痊癒。4例骶尾部藏毛囊腫患者有兩例行囊腫切除一期縫合,術後14d拆線痊癒。另2例囊腫表皮紅腫的小兒患者行單純切開引流換藥,20d-26d後傷口 痊癒。全組患者進行了12-18個月隨訪全部痊癒未見覆發。


   治療體會:因竇道反覆多次的復發、感染可使竇道腔擴大或形成多發性竇道,使手術難以一期切除癒合,所以骶尾部i毛疾病臨床上一經確診即應及早手術治療。手術選擇主要取決於病變程度,有無病灶感染等因數。第一次手術尤其重要,處理不好就可能復發。對於單發竇道,周邊無紅腫壓痛,無膿腫形成均可一期切除縫合。如為多發竇道,病史較長,反覆發作,竇道較深超過7.5cm則應根據情況處理。如切除範圍較大可行Z型皮瓣成型或竇道切除部分縫合術。竇道或囊腫處於急性炎症狀態時,先行抗炎治療後再行手術為宜;或者可作單純切開引流,3月後再行根治手術。本組有12例竇道內可見多根毛髮。2例小兒藏毛囊腫繼發感染行切開引流的患者未見毛髮。5例既往曾作過切開引流、竇道搔刮手術的患者也未發現毛髮,可能與以前的引流、搔刮手術去除了竇道腔內的毛髮有關。


   小兒骶尾部i毛囊腫較少見,本組有2例分別是出生後3月和9個月的嬰幼兒,因發生骶尾部紅腫、感染時來就診發現本病。B超顯示骶尾部皮下組織囊性改變,無明顯包膜,MRI顯示囊腫位於骶尾椎後方,與椎管不相通。及時切開引流,經抗炎、區域性換藥後痊癒。因骶尾部接近骶骨角處的皮下脂肪少,骶骨裂孔表面僅覆以面板及一層纖維膜,容易受擠壓引起區域性褥瘡,一旦感染容易波及到椎管,可合併細菌性腦膜炎,硬膜外膿腫等。此時要爭取主動,儘早切開引流。當感染合併椎管內膿腫時,病情進展訊速,持續高熱,白細胞數明顯增高,骶尾部竇道周圍面板紅腫、流膿,甚至出現脊髓神經功能障礙症狀。此外在對小兒患者的診治中,要注意脊髓栓系症的鑑別。後者除可具有i毛疾病的臨床表現外,主要是肢體活動障礙,表現為肌力低下,活動減少,或僅有大腿活動而無小腿活動,不能站立等。可出現大小便失禁,便次增多等症狀。經查CT或MRI可以確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