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陳佳

  穩定對於脊柱來說也就是“平衡”,任何平衡都是相對的,也是有條件的。有關脊柱的穩定也是一種相對的穩定,使脊柱功能正常發揮的前提和基本條件。有關脊柱的穩定主要依賴內、外兩個方面。內部主要是脊柱的曲度與中正度、椎骨、椎間盤、小關節、椎旁韌帶;外部主要是肌肉和筋膜。

  1、脊柱的內平衡結構

  (1)脊柱的曲度與中正度:脊柱的基本生理功能決定了脊柱需要按照DNA資訊生長成為具有S型生理曲度、與重心垂直的中正度,這樣才能保證脊柱在靜態與動態狀態下都能保證處於穩定的狀態下;

  (2)椎骨:構成脊柱的基本單位,每一塊椎骨的形態、結構、位置必須按照DNA資訊生長,就像構成長城的每一塊城磚,一旦發生改變,就會導致脊柱不正;

  (3)椎間盤:椎骨的椎體與椎骨的椎體之間是由椎間盤緊緊的固定在一起,椎間盤還能夠有效吸收震盪,椎間盤對於穩定脊柱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

  (4)小關節:又稱為關節突關節,是脊柱後部重要的承重和支撐結構,還有調節和控制脊柱運動的功能,小關節功能一旦喪失,將會嚴重影響脊柱的穩定性;

  (5)椎旁韌帶:韌帶多起、止於相鄰椎骨相關結構,對脊柱運動和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韌帶對於限制椎骨間的過度移位,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2、脊柱的外平衡結構

  脊柱周圍的肌肉與筋膜:肌肉與筋膜是緊密相連的,也是唯一與脊柱穩定性有關的外部因素。脊柱的穩定性變化與脊柱周圍的肌肉關係十分密切,任何與脊柱運動有關的肌肉力量的變化和運動失調時,都會導致脊柱穩定性的變化。

  3、脊柱的平衡穩定結構的重要性

  脊柱平衡是維護人體健康的重要條件。脊柱位於人體正中,上撐頭顱,下坐骨盆,外聯四肢,脊髓神經穿行其中。脊柱前面有人體三個腔,心、肺居上,肝、膽、脾居兩側,胃、小腸、胰、腎居後,膀胱、子宮居下,各有其位,各歸其位。脊柱與各個器官有神經聯絡,有血管相通,有肌肉、韌帶支援。當脊柱由於退變、損傷、勞作、炎症、腫瘤、不良運動等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出現扭曲、變形。脊柱失衡後,脊柱韌帶及內臟韌帶扭轉,血管內血流受阻、神經受刺激或壓迫,這一系列變化必然引起內臟器官的功能異常,長此以往,會引起臟器的器質性病變。理論上,脊柱平衡者,內臟健康,體態自然優雅勻稱、步履自然輕靈穩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