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簡稱SARS,是一種因感染SARS相關冠狀病毒而導致的以發熱、乾咳、胸悶為主要症狀,嚴重者出現快速進展的呼吸系統衰竭,是一種新的呼吸道傳染病,極強的傳染性與病情的快速進展是此病的主要特點。如何檢查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呢?
一、症狀
1、潛伏期
SARS的潛伏期通常限於2周之內,一般約2~10天。
2、臨床症狀
急性起病,自發病之日起,2~3周內病情都可處於進展狀態。主要有以下三類症狀。
(1)發熱及相關症狀
常以發熱為首發和主要症狀,體溫一般高於38℃,常呈持續性高熱,可伴有畏寒、肌肉痠痛、關節痠痛、頭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熱藥可有效;進入進展期,通常難以用退熱藥控制高熱。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對熱型造成干擾。
(2)呼吸系統症狀
可有咳嗽,多為乾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現咽痛。常無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可有胸悶,嚴重者漸出現呼吸加速、氣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多見於發病6~12天以後。
(3)其他方面症狀
部分患者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3、體徵
SARS患者的肺部體徵常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聞少許溼羅音,或有肺實變體徵。偶有區域性叩濁、呼吸音減低等少量胸腔積液的體徵。
二、診斷
結合上述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和體徵、一般實驗室檢查、胸部X線影像學變化,配合SARS病原學檢測陽性,排除其他表現類似的疾病,可以作出SARS的診斷。
具有臨床症狀和出現肺部X線影像改變,是診斷SARS的基本條件。
流行病學方面有明確支援證據和能夠排除其他疾病,是能夠作出臨床診斷的最重要支援依據。
對於未能追及前向性流行病學依據者,需注意動態追訪後向性流行病學依據。
對病情演變(症狀、氧合狀況、肺部X線影像)、抗菌治療效果和SARS病原學指標進行動態觀察對於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應合理、迅速安排初步治療和有關檢查,爭取儘速明確診斷。
1、臨床診斷
對於有SARS流行病學依據,有症狀,有肺部X線影像改變,並能排除其他疾病診斷者,可以作出SARS臨床診斷。
在臨床診斷的基礎上,若分泌物SARS-CoVRNA檢測陽性或血清SARS-CoV抗體陽轉或抗體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則可作出確定診斷。
2、疑似病例
對於缺乏明確流行病學依據,但具備其他SARS支援證據者,可以作為疑似病例,需進一步進行流行病學追訪,並安排病原學檢查以求印證。
對於有流行病學依據,有臨床症狀,但尚無肺部X線影像變化者,也應作為疑似病例。對此類病例,需動態複查X線胸片或胸部CT,一旦肺部病變出現,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可以作出臨床診斷。
3、醫學隔離觀察病例
對於近2周內有與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觸史,但無臨床表現者,應自與前者脫離接觸之日計,進行醫學隔離觀察2周。
三、外周血象
1、外周血細胞分析診斷標準:
(1)多數患者白細胞計數在正常範圍內,部分患者白細胞減低,白細胞計數參考值範圍(4~10)?109/L。
(2)大多數SARS患者淋巴細胞計數絕對值減少,呈逐步減低趨勢,並有細胞形態學變化。
2、結果解釋
國內外不同文獻報道的結果有所差別,造成這些差別的可能原因如下:
(1)SARS-CoV主要作用於淋巴細胞(特別是T淋巴細胞),使外周血淋巴細胞數減低,而淋巴細胞在白細胞總數中佔的比例較低(參考範圍0.20~0.40),除非淋巴細胞明顯減少,SARS患者的白細胞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但此時淋巴細胞絕對值會有明顯變化。另外,白細胞還受其他因素影響,如SARS患者合併感染時,中性粒細胞(佔白細胞的50%以上)增高可使白細胞明顯升高。因此,初診SARS患者,觀察淋巴細胞絕對值的變化可能更有診斷意義。
(2)文獻報道,診斷淋巴細胞減低的臨界值(cutoff值)為1.2?109/L可作為診斷SARS的輔助診斷指標;(0.9-1.2)?109/L為可疑;>1.2?109/L不支援SARS診斷。
(3)值得指出的是,在SARS疫情中,多數實驗室進行血細胞分析使用的是電阻法血細胞分析儀,其血細胞分類的原理是基於白細胞形態正常,根據細胞大小產生的脈衝大小進行細胞分類計數。換言之,只有細胞形態正常才能保證白細胞分類計數相對準確,根據對200多例SARS或“疑似”患者血塗片的觀察,發現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均有中毒性變化及細胞體積的變化,約60%以上有“核凝”、“核固縮”和胞質中含中毒顆粒及空泡,70%以上的中性粒細胞有“核脊突”,這會影響儀器分類的準確性。因此在進行血細胞分析時,在做好防護條件下應重視血細胞顯微鏡檢查,或使用高檔“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