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癥以青年人及中年人為多見,女性較男性略多。當患者遇寒冷體表溫度降低,肢端血管中的冷球蛋白髮生沉澱或呈膠凍狀,堵塞了毛細血管,並使血管壁發生缺血性壞死及血管痙攣,面板出現紫癜及寒冷性蕁麻疹為最多見,部分病人可出現雷諾現象。容易與其混淆的症狀有哪些呢?
1、冷凝集素血癥
是由於血清中高效價凝集素受冷後,小血管內發生的自身凝集現象,突出症狀為肢端及鼻、耳處發紺現象,伴麻木感和疼痛感,並看見溶血性貧血和陣發性血紅蛋白尿。
2、冷纖維蛋白原血癥
其血漿中有冷凝作用的蛋白質,臨床表現為蕁麻疹,肢端麻木和出血等。可為原發或繼發於某些惡性疾病。
3、手足發紺症
是由於面板細動脈痙攣,毛細血管和靜脈的繼發性擴張而出現的繼發性發紺,多無自發症狀。
冷球蛋白是一種遇冷沉澱,溫度升高時可溶解的蛋白質,其可分為3型。Ⅰ型為單細胞系型,即單克隆來源的免疫球蛋白,有IgG、IgM、IgA和冷凝溶蛋白四種;Ⅱ型為混合型,由兩種或多種免疫球蛋白組成,其中之一為單克隆來源;Ⅲ型為多克隆原型。Ⅰ型不抗補體,通常引起大血管損傷,其機制不明。Ⅱ、Ⅲ型均為混合型。抗補體,通過啟用補體系統進行免疫反應及組織損傷,主要導致小血管損傷。異常增加的冷球蛋白按其來源可分為原發性和特發性。前者無症狀,僅於常規檢查中發現,後者常伴發於免疫增生性疾患,感染性疾患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