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臟轉移性腫瘤
1、CT及MRI表現
脾臟轉移性腫瘤CT示脾臟正常大小或輕至中度增大,脾臟內有低密度,輪廓清或不清的佔位病灶,其大小和數量不等,平掃時CT值平均為25Hu,也可呈囊性改變,少數轉移灶呈等密度,平掃不能發現,而增強後表現為較正常脾實質密度略低的病灶,目前已有報道運用腹腔動脈內緩慢注入造影劑後於門靜脈期做CT掃描,顯示肝臟或脾臟內有無轉移,其顯示率較靜脈內直接增強為高,能發現直徑5~10mm大小的病灶,脾臟轉移性腫瘤的病人大多伴有肝臟的轉移,故在檢查時應同時注意肝臟改變。
脾轉移性腫瘤在T1加權影象上呈不規則低訊號區,可單發和多發,邊緣清楚,T2加權影象上訊號強度增高,其中有部分病例由於中心壞死含水量增加出現中心性高訊號,在T2加權影象上,由於腫瘤周圍水腫也可在瘤周出現高訊號,而在T1加權影象上水腫和壞死區可在低訊號中出現更低訊號區,如在轉移瘤中出現出血,則又可呈高訊號,脾臟很少單獨發生轉移,往往是同時累及肝臟和淋巴結。
2、影像學檢查方法和比較
超聲方法簡便,但機器裝置和操作者的經驗可影響病灶的顯示,一般直徑10mm以上的病灶是可以發現的,區別病灶為實質性還是囊性是敏感的,此外超聲還能檢查腹部其他臟器有無累及,如腎上腺,腎臟,盆腔等,放射性核素僅能顯示直徑大於20mm的佔位病灶,且形態顯示較差,定性較難,MRI對脾臟內佔位病灶的顯示決定於脾臟和病灶的訊號強度,以及是否為瀰漫性,如果病灶內有液化壞死,則水分增加,T2延長,在T2加權影象上產生高訊號,而在T1加權影象上有時很難發現,順磁造影劑的應用可以縮短T1使病灶易於顯示,影像檢查方法的選擇依次為超聲,CT,MRI和放射性核素,上述方法的結合使用可相互彌補,提高檢出率。
二、脾臟原發性淋巴瘤
一般指原發於脾臟或脾門淋巴結的淋巴瘤。在惡性淋巴瘤中僅佔1%,但在脾臟原發性惡性腫瘤中仍佔首位
1、病理學上常分4類:
(1)均勻瀰漫型:脾均勻增大,無明顯腫塊形成,鏡下瘤細胞瀰漫分佈,直徑
(2)粟粒結節型:病灶呈小結節狀分佈,直徑1mm~
(3)多發腫塊型:病灶多發,約1cm~
(4)巨塊型:病灶直徑>5cm。
2、超聲檢查
超聲有相應表現:
(1)均勻瀰漫型:脾均勻腫大,被膜完整光滑,因很小的結節難以顯示,故僅見脾內回聲略低,脾門血管一般不增寬,憑此可與肝硬化所致脾腫大鑒別。此型別僅在伴脾門淋巴結腫大時,結合臨床其它表現與檢查後超聲才可能提示PLS。
(2)粟粒結節型:散在分佈的點狀弱回聲,可呈網格狀、蜂窩狀或篩孔狀,內部血流不明顯。
(3)多發腫塊型:脾不均勻增大,內見數個低弱回聲較均勻團塊,可呈分葉狀、類圓形或不規則形,間隔多為較規則線狀回聲,無明顯包膜,後方多無明顯增強。
確診為PLS的患者在未切脾的狀況下,經化療好轉後,脾腫大程度多可減輕,腫塊可變小甚至消失,殘餘病灶邊界模糊,血流訊號可明顯減少甚至難以測及。造影后病變內部未見造影劑填充,幾呈無回聲。長期隨訪可見病灶逐漸變小消失的過程。
3、CT檢查
CT亦有相應的幾種表現:
(1)均勻瀰漫型和粟粒結節型:均可表現為密度較均勻的脾大,外形不變或呈球形,CT值正常或略低,增強後不均勻強化。但較小病灶CT常不能檢出,且脾臟大小的測量方法和標準目前尚未統一,因此較易漏診。
(2)多發腫塊型:表現為脾內多發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呈球形或不規則形,邊界可清楚也可模糊,增強後強化不明顯,與強化明顯的正常脾組織對比更清楚。如果動脈期脾小樑不顯示或脾實質呈細小非結節狀強化,提示可能為PLS。
(3)巨塊型:表現為左上腹巨大佔位,正常脾臟可完全消失或僅存少許,易與左腎上腺和肝左葉病變相混淆。
4、磁共振檢查
對於脾腫瘤界不清或難鑑別者, 可予口服超順磁造影劑。病灶一般呈略長T1略長T2訊號 ,增強後環狀或均勻強化。梯度回波快速增強掃描對病灶的顯示和診斷較有價值。增強後有多種表現:
(1)瀰漫型:表現為不規則的高或低訊號區,而正常脾臟特徵性的弓形條狀影可明顯強化
(2)多灶型:表現為高訊號襯托下的多發低訊號灶,可分佈於整個脾臟。
(3)局灶型:T2加權為低訊號,這是區別淋巴瘤還是轉移瘤的特徵性表現。
三、血管肉瘤的檢查
由於轉移早,故有時可見肝內轉移灶或後腹膜淋巴結腫大。超聲可發現脾大乃至巨脾,脾內可見單發或多發灶,可為高或低迴聲,多髮結節時可相互融合,邊緣常不光整。發現時多已較大,且向外突出生長,引起脾臟外形改變。伴破裂出血者可探及脾周積液。
彩色多普勒可顯示腫瘤內血流豐富,多為動脈血流。CT表現為界不清的低密度影,呈實性或含囊性壞死區。增強後實質區不同程度強化,可酷似血管瘤的增強表現。磁共振T1加權低訊號,T2加權呈明顯高訊號,訊號不均勻,增強表現同CT增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