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70 年代就提出非手術方式治療結腸癌前病灶。最近幾十年,由於結腸鏡技術和輔助設施改善,內鏡息肉切除術不斷進展。內鏡專家可執行相對簡單的手術,如用活檢鉗或勒除器切除小息肉,內鏡粘膜切除(EMR)和內鏡粘膜下切除(EMD)用於切除大息肉或早期結直腸癌,減少手術干預需要。
息肉切除術的重要性在於干擾了結直腸癌的自然史。息肉分作微息肉(≤5mm)、小息肉(6-9mm)、大息肉(≥10mm)和巨大息肉(>30mm),息肉是否發展為惡性腫瘤與大小直接相關。最近研究發現結腸鏡檢發現的進展性腺瘤為 5.6%,息肉越大,進展性腺瘤可能性越大,微息肉為 0.9%,亞釐米息肉 1.7%,大息肉 73.5%。
然而一些研究認為即便是小或微息肉也有 9-10% 的機會發展為進展期惡性腫瘤,因此強調以人群為基礎的研究要檢查並切除息肉,即使只是小息肉。息肉和腺瘤的檢出率(ADR)認為是最重要的結腸鏡檢質量的標誌,因為在 ADR 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有強相關性,這一點已有明確的觀察結果。
結腸鏡下息肉切除術是阻止結直腸癌的方法,但對右側結腸的作用較差。異時癌是陰性結腸鏡檢後 5 年內診斷的結直腸癌,其發生比率間接與結腸鏡檢質量相關。據估計漏診息肉是大多數異時癌病例的原因(50-80%),然後是不完全切除癌前病灶(15-30%),最後是遺傳性易感病人新發的侵襲性腫瘤。
鋸齒狀息肉需要仔細尋找,因為它們是重要的異時結直腸癌的重要前體改變。內鏡專家對這類息肉知之甚少,鏡下看到這樣的息肉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其鏡下特徵很不顯著,邊緣也很難描述,導致很高的漏診與不完全切除。因此需要高質量結腸鏡檢,既要檢測到息肉或腺瘤,也要有效將其徹底切除。
很多原因與低質量診斷結腸鏡、低 ADR 有關,如腸道準備質量和術者的經驗。為提高 ADR 已做出很多努力,如高解析度白光內鏡,增加光學功能、後退觀察裝置的色素內鏡,染色或虛擬或電色素內鏡,如窄譜內鏡具有可變的光譜成像對比增強,掃描和自動熒光共聚焦鐳射顯微鏡。
另一方面,對是否完全切除的關注較少,直到最近才有一些關於息肉切除是否徹底的直接證據,並出現息肉切除質量評估的特異標準。資訊匱乏的結果就是息肉切除方法有許多,特別是對小於 10 毫米息肉,但方法的良莠不齊導致息肉切除率不樂觀。改善息肉完全切除包括改善技術、發展虛擬和技術訓練課程和息肉切除客觀質量評估標準。
儘管存在缺點,但過去幾十年裡,結腸鏡下行息肉切除術對減少結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非常有幫助,並且成為未來預防結直腸癌的基石。義大利的教授在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Gastroenterology 上發文,回顧了息肉切除術的進展和存在的問題及併發症(表 1)。
微息肉和小息肉
通用原則
大部分息肉是常規結腸鏡檢時遇到的微息肉或小息肉,所以這些息肉的切除對臨床結果影響很大。幾乎沒有資料關於哪種切除術更適合此類息肉,導致不同的內鏡專家執行不同的息肉切除術。美國內鏡專家調查中,50% 使用活檢鉗切除 1-3 毫米息肉,7-9 毫米息肉行電手術勒除器,4-6 毫米的息肉無優選方法。
活檢鉗息肉切除術
冷活檢鉗息肉切除術快速易應用,並且價廉。不幸的是這項技術與息肉切除不完全明顯相關,增加息肉複發率和異時結直腸癌發生的風險。原因可能與第一次鉗除後出血模糊視野、致使殘留息肉不易發現難於切除。
Efthymiou 的地標性試驗中,EMR 切除肉眼見活檢鉗已完全切除的息肉區域,只有 39% 的微息肉能真正做到完全切除。組織學是預測完全切除的唯一手段,腺瘤性息肉較過度增生性息肉更易切除。
後續的研究發現活檢鉗腺瘤性息肉完全切除率只有 51-79%,所以然看起來冷活檢鉗切除小或微息肉不是優選方法,除了那些極細微的 1-2 毫米的息肉可以一次完全切除。這項技術可用於發現息肉困難的地方,因為活檢鉗易於操縱。
代替傳統活檢鉗的方法包括使用更大的冷活檢,如大活檢鉗或息肉切除術。一項研究比較大活檢鉗和傳統方法一步鉗除小於 6 毫米息肉,儘管視覺上完全切除率較高和更短的操作時間,但實際上二種方法的完全切除率完全不同。
熱活檢鉗切除一度很流行,認為它能加入電烙術到活檢位置,燒灼活檢周邊組織增加完全息肉切除率,同時誘導止血。這種方法已不再廣泛使用,因為增加併發症可能,而且組織標本獲取不佳,息肉完全切除率不優於冷活檢鉗。
勒除器息肉切除術
冷勒除器息肉切除術是容易應用的技術,現在小和微息肉上廣泛應用。簡單地講就是內鏡專家將勒除器送入腸道相應位置,開啟勒除器圈住息肉,緩慢關閉勒除器,目的是抓取 1-2 毫米息肉周邊的正常組織,完全關閉勒除器後,截下息肉。息肉送檢評估組織學。
最近一項比較性研究發現,如果不考慮組織學完全切除率和操作時間,冷勒除器息肉切除術明顯優於活檢鉗切除,對大於 4 毫米的息肉效果特好,更小的息肉切除上未顯示明顯的差別。勒除器切除比較昂貴,同活檢鉗相比回收率較低,但尚未達統計學差異。
有研究比較冷、熱勒除器切除小和微息肉。如果不考慮切除率和回收率,未顯示二種方法有明顯差別。操作中出血在冷勒除器組更高,但可以自然緩解不需要特別干預,立即或延遲出血在熱勒除器組更常見。熱勒除器息肉切除需要時間更長,出現更多術後腹部症狀。
所有的研究最後都總結如下:冷勒除器切除優於熱勒除器切除,應首選切除小和微息肉。然而無蒂息肉可從熱勒除器切除中獲益更多。
息肉回收
大多數研究沒有關注勒除器切除增加息肉回收失敗率。最近一項大型回顧性研究中,小息肉、無蒂息肉、右側結腸位置和冷勒除器切除都影響息肉回收。
現在仍有爭論微息肉回收是否必要。美國胃腸道內鏡協會實際上釋出了一項宣告,聲明裡明確規定了二種體內操作模式。一種稱作切除與拋棄方法,如果內鏡專家實時評估息肉為良性,進一步的病理學評估則無必要。第二種方法稱作放棄方法,就是位於直腸乙狀結腸的微息肉如果內鏡下看來只是過度增生,則不必切除或送檢,只需留在原位即可。
這些推薦主要依據流調資料,因為微息肉發展為進展期腺瘤的可能性非常小,直腸乙狀結腸部位發生微息肉很常見,研究證實現在體內息肉組織學評估非常準確。費用分析發現切除與拋棄方法和放棄方法都可以明顯減少費用和時間,而且也不增結直腸癌風險,仍不清楚這些方法是否可以用於鋸齒狀息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宣告中採用的方法都是以息肉可以完全切除為前提的,而這種假設不可能在現實中一直成立,而且一些研究也報告小和微息肉的進展期組織學改變發生率也很高。
不完全息肉切除只與 1/3 異時癌症有關,即使理想研究中小和微息肉不完全切除率仍可達 10-60%,實際臨床中不完全切除率應更高。已反覆報道活檢鉗切除是不完全息肉切除的獨立風險因素,增加復發風險。息肉越大、鋸齒狀腺瘤和內鏡醫生的經驗都與不完全切除有關。上述因素在行息肉切除術時需全面考慮,減少不完全切除可能、減少異時癌。
總之,冷勒除器息肉切除似乎是小和微息肉的最佳選擇術式,需要進一步努力增加完全息肉切除率,不但要知道存在不完全息肉切除的客觀事實,還要不斷改善切除技術和設施。
大結腸息肉和病灶
通用原則
內鏡治療大的結直腸病灶非常複雜。目前形態學評估採用巴黎分類,包括突出病灶和息肉樣病灶(0-I),無蒂病灶(0-Is)或假蒂病灶(0-Ip),或半假蒂病灶(0-Isp),凹陷型病灶(0-III),非突出、非凹陷、非息肉樣病灶(0-II),或輕微突出型病灶(0-IIa)平滑型病灶(0-IIb),輕度下壓型病灶(0-IIc),或三者聯合共存的病灶(0-Iia+IIc 或是(0-Iic+IIa)。
大的 0-IIa 病灶也稱作側向傳播腫瘤(LST),根據表面形態進一步分成顆粒狀 LST 和非顆粒狀 LST。體內實時顯微著色特徵和血管模式特徵是評估結直腸癌病灶的關鍵步驟。最近報道通過內鏡微探針超聲裝置能高度精確評估病灶的深度,因此超聲有必要在此種情況下應用。
手術在歷史上是治療大息肉的主流方法,然而由於高併發症、死亡率和費用使手術一直未能繼續向前發展。EMR 和 ESD 是有效替代手術的方法,併發症和費用也較低。
仔細評估病灶的大體與顯微表現對治療型別的選擇非常關鍵。例如不論大小,非息肉樣病灶比息肉樣病灶出現癌症的風險更大,非顆粒狀 LST 病灶比顆粒狀 LST 粘膜下侵犯的機率更高。這些因素不僅影響手術還是內鏡切除的決定,而且也影響內鏡治療方法的選擇。
顯微下評估,特別是窄譜影象評估也能提供資訊有助於評估體內組織學型別(過度增生、腺瘤性的、超表淺的還是深侵犯),以確定病灶是否適合內鏡切除(病灶只侵犯粘膜或是粘膜下層小於 1 毫米)。當然如果病灶看起來強烈提示侵犯位置較深,譬如染色模式為 V 或是凹陷型病灶,則應當考慮手術。
EMR 和 EMD 技術
EMR 或 EMD 過程中還要切除表淺粘膜下層或是中等粘膜下層,這使得與傳統息肉切除術不同,傳統方法只是在粘膜層面切除。
EMR 或 EMD 是在粘膜下注射生理鹽水、高張液體或膠體液,然後行硬勒除器切除。如果粘膜不能隆起,應考慮間接侵犯徵象,不是內鏡切除的適應症。但是其它因素也可能誘發相似的反應,如以往曾進行過切除術或電燒形成纖維組織,印度墨水刺青以及潰瘍。
注入並切除技術是採用動態粘膜下注入液體產生保護層,最常用於 EMR 技術。簡單地講就是分開粘膜下層,注入液體。如果病灶小於 2 釐米,使用一個硬勒除器就可將之圈住。勒除器沿壁抬起,慢慢略鬆開將可能夾起的粘膜肌層釋放,然後切除。
如果病灶更大,需要分次切除。第一次切除後病灶的遊離邊緣作為下一次切除的錨點,直到整個病灶被切除。所有切除的腫塊都應送檢進行組織學評估。
ESD 方法有多種,簡單地講先在病灶近端進行粘膜下注射,然後行半圓切除,然後使用各種內鏡刀將粘膜下層直接切除,對側半病灶以同樣方法切除,最後將病灶整塊切除。另一種方法略有不同,先在病灶邊緣行環形切除,然後在病灶基底部部分切除,最後採用勒除器整塊切除或是繼續深入環狀切除直至將病灶整個切除。
內鏡粘膜切除
EMR 通常用於 2 釐米病灶,因為這種技術對整塊切除較大病灶比較困難,當然可以採用 EMR 分次切除治療大病灶。Swan 曾報道通過分次 EMR 技術切除無蒂大於 2 釐米息肉成功率達 95%,90% 病人避免進一步進行手術治療,明顯減少合併症和併發症以及費用。
近來有報道表示可以單次或多次內鏡有效分次切除 90-96% 大於 2 釐米結腸病灶,使 85% 病人避免手術,明顯降低費用。EMR 整塊或是分次切除也成功用於治療早期結直腸癌,特別是當癌症僅侷限於粘膜時,也適用不能採用標準勒除器息肉切除術切除的息肉。
總之如果是內鏡專家進行 EMR,能成功治療大多數結腸病灶,近一半的整塊切除率,其它的可以採用分次切除方法,只有 3-10% 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
然而分次切除大病灶或巨大病灶 EMR 後的腺瘤平均複發率是 25%。有報道預測 EMR 後復發因素就包括病灶大於 4 釐米,需要使用氬離子電凝,分次切除應在 6 次或以上。第一次內鏡隨訪通常在 EMR 後 3-6 個月,因為大多數腺瘤復發在此期間可以發現。晚期復發腺瘤指的是第一次隨訪內鏡陰性結果後出現的腺瘤,這種情況較少見,約佔 4%。
一個看起來正常的疤痕同時活檢也是陰性預示病灶已徹底去除。減少 EMR 後復發的方法包括對切除邊緣或切除區域殘存線織使用氬離子電凝,或是雜合 EMR 技術如對病灶大於 3 釐米的病灶行環周預切,然後再整塊切除。無論怎樣腺瘤復發較少,通常是良性的,容易內鏡治療。
以前曾提到 EMR 切除或治癒大的病灶效果較差,切除失敗或導致不完全切除的因素包括既往切除史、近端結腸或迴盲瓣位置、分次切除,0-IIa+c 形態改變、非顆粒狀 LST、染色模式 V 或粘膜下癌。
不完全治癒有關因素包括下壓型病灶(0-III),因為這種病灶經常有較深的粘膜下浸潤。在 EMR 基礎上加入內鏡粘膜消融技術用於挽救性治療以往不完全分次切除 EMR 或是腺瘤復發。
切除技術中最常用的是 EMR,其它型別 EMR 包括帽援助 EMR、片段結紮 EMR 或水下 EMR。帽援助 EMR 和片段結紮 EMR 只應用於直腸病灶,因為結腸位置穿孔風險高。
水下 EMR 是新的分次切除技術,該方法不使用粘膜下注射技術。早期試驗顯示水下 EMR 安全有效,低的延遲出血率,沒有穿孔發生。無早期腺瘤性組織復發(1 年)。這項技術易於掌握,看起來是傳統 EMR 和 EMD 的替選方法。
分次 EMR 切除相對增加區域性復發,若再有下陷形態學改變,病理學評估為不理想。整塊切除是充分組織學評估的優選方法,因為水平面和深部邊緣都可以評估,若所有結果都是陰性,可以明確診斷完全切除。其它治癒性切除的特徵還包括粘膜下侵犯小於 1 毫米,無淋巴血管侵犯,無分化差的成分。分次切除產生多個組織塊,使組織學評估非常困難。
內鏡粘膜下切除
ESD 是一項新技術,操作較困難,耗時較長,但能有效克服 EMR 缺點。ESD 主要在日本使用,但正慢慢向西方滲透。因為無 ESD 標準適應症,通常用於處理難度較大病灶如大於 2 釐米,非顆粒狀 LST 或 V 型染色,尤其懷疑高級別異型增生、癌症或表淺粘膜下病灶時,其它內鏡技術已失敗或註定不可能整塊切除病灶時,或潰瘍性結腸炎時散發病灶。
最近一項系統評價及 meta 分析顯示 ESD 治療大於 2 釐米病灶和 EMR 後復發非常有效,R0 切除率可達 88%,並實現了 R0 ESD 切除後零復發。而且亞洲 R0 切除率高於歐洲,可能反應了文化與技術的差別。
EMR 與 ESD
二項研究比較 EMR 與 ESD 治療大的結直腸病灶的差別。第一項研究發現 ESD 整塊切除率和治癒率更高,複發率低,但治療時間長,穿孔發生率可能增加。ESD 組低複發率與高的整塊切除率有關,因為複發率在未獲得整塊切除病人中為 13%,與分次切除 EMR 相似。EMR 組分次切除與整塊切除相比複發率增加,但整塊切除和分次切除對保留結腸一樣。
第二個試驗是大型多中心前瞻性觀察研究,證實 ESD 組整塊切除率更高,尤其對大於 4 釐米的病灶,對於大病灶傾向於選擇 ESD,特別是平的或是混合形態學病灶。
其它情況
EMR/EMD 能安全切除病灶,即使病灶位於結腸內操作比較困難的地方,如離齒狀線較近、迴盲瓣或闌尾入口,當病灶通過迴盲瓣延伸入迴腸或闌尾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大的有莖息肉可以通過傳統熱勒切除器切除。
內鏡切除位置深的大息肉時,可以腹腔鏡下通過組織沉積系統行切除位置全層縫合,這是一項新技術,正在研究中。最近聯合腹腔鏡、內鏡技術已選擇性用於切除大的結腸病灶。其它的雜合技術和全層技術正在動物模型試驗中。這些發展與治療裝置快速進展有關。
併發症
通用原則
雖然結腸鏡檢或結腸鏡下息肉切除術通常來說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定風險,併發症包括如出血、穿孔和切除術後綜合徵。大多數這類併發症是具有自限性,易保守治療或內鏡治療。極少見情況下危脅生命或需要手術。
結腸鏡診斷的併發症發生率極低,所有併發症都與結腸鏡下操作有關,特別是息肉切除術。息肉切除術時大部分併發症與電凝有關,所有切除大息肉的操作過程都包括電凝。粘膜下注入液體產生保護層就是為了防止溫度副損傷,然而電凝在切除小息肉或微息肉時不需要使用,有蒂息肉例外。
實際上在熱活檢鉗或熱勒除器切除術時代,穿孔和出血這類損傷很常見。最近研究的結論是冷活檢鉗和冷勒除器息肉切除併發症較少,所以小息肉和微息肉切除從安全和切除質量上講上述二種方法應當做為標準方法使用。風險因素包括多次息肉切除術、病灶較大、右側結腸位置、大齡及內鏡醫生經驗缺乏。
近 1/3 病人在結腸鏡下息肉切除術後有輕度胃腸道症狀,包括腹痛、腹脹、腹瀉和噁心,通常 24-48 小時緩解。其它少見但風險更大的併發症包括脾血管瘤撕裂導致血促、急性闌尾炎、憩室炎、疝氣、 粘膜內血腫、菌血症和結腸爆裂。
出血
出血既可以是即刻發生(息肉切除當時)也可以是延遲發生(術後 1 周內,有時也可 3-4 周),是最常見的併發症。
小息肉和微息肉
小息肉和微息肉的立即出血率 0.5-2.2%,延遲出血較少見,約 0.3-0.6%。大部分出血自限性,易通過內鏡或是止血鉗或是腎上腺素處理。現在提出一些預防出血方法,如預防性使用止血鉗或預防性氬離子電凝,但在切除術疤痕上似乎預防延遲出血效果不佳。
大多數研究不認為抗血小板藥物有影響,例始阿斯匹林和非甾體類抗炎藥,所以國際指南不推薦結腸鏡檢前或切除小息肉或微息肉常規停用。氯吡格雷似與高發術後出血有關。
曾報道抗凝治療是診斷和治療性結腸鏡檢出血風險因素,但最近研究顯示繼續抗凝治療並不增加冷勒除器切除小或微息肉後出血,所以不需停用,特別是高危血栓風險病人。息肉大小是獨立預測出血指標,但位置與出血的關係仍有爭議。
大病灶
EMR/ESD 術中出血和延遲出血率相似,1-10%。最近分析發現 ESD 總的出血率是 2%,內鏡可以成功治療。病灶大小、右側結腸和阿斯匹林使用是延遲出血的風險因素。分次切除和以往切除史不是延遲出血的風險因素,而 EMR 後置入止血夾似乎有一定保護作用。
有蒂息肉的血管供應通常是多個,所以增加出血風險。腎上腺素注入息肉根部與頭部,同時採用環夾技術,可以成功減少熱勒除器息肉切除術後出血風險。即使注入腎上腺素也只能預防立即出血,對延遲出血無作用。
注入腎上腺素是最廣泛應用的預防出血方法,許多作者偏好只在高危病人時才採用其它技術。一些預測因素如大的有蒂息肉、大齡、電流型別、息肉組織學型別、莖的直徑、是否使用抗凝藥物等增加出血風險。
穿孔
無論是即刻穿孔還是延遲穿孔,是息肉切除術第二大併發症。小或微息肉如採用冷息肉切除術時穿孔風險幾乎為零。穿孔實際上大多數與電凝有關,所以這項技術現在已不再應用。
採用 EMR 或 EMD 切除大的病灶,正如預期的一樣出現穿孔的風險要高一些。二種方法中 EMR 安全性更高一些,穿孔率 0-1.5%。最近研究發現 ESD 後穿孔率 4% 左右,變化範圍在 1.5-10%。ESD 中出現穿孔最重要因素是醫生缺少經驗。不同的作者已觀察到所有併發症尤其是穿孔併發症隨著經驗的增加和技術裝置的改善,併發症減少。
大於 5 釐米的病灶或是非顆粒 LST 是 ESD 中出現穿孔的二個主要改變,近端結腸位置特別是迴腸也是易穿孔的因素,因為這些位置結腸壁較薄,而直腸位置較少出現穿孔,因為壁較厚且位於後腹膜。
最近風險分層評分系統顯示了良好的預測功能如操作是否能成功,大於 2 釐米病灶 EMR 切除後併發症可能性。將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證實這個評分系統。大多數 EMR 或 EMD 穿孔可以成功通過內鏡放置止血夾治療,只有一小部分需要手術。使用止血夾和內鏡縫合用於治療 ESD 相關穿孔,這也需要進一步評估。
息肉切除術後電凝綜合徵
息肉切除術後電凝綜合徵是一種非常少見的併發症,主要表現為腹腔易激惹,由電凝造成,但 CT 沒有穿孔證據。在行大息肉切除時發生率 1.35-3.7%,需要住院治療的僅 0.07%。其特徵是發熱、腹痛、炎性標誌物增高(CRP 和白細胞),該表現預後良好,只需藥物保守治療即可。
死亡與形成狹窄
息肉切除術相關死亡率幾乎為零,即便是 EMR 或 ESD 這樣的操作。對於特大病灶的 ESR 或 ESD 操作極少誘導狹窄。操作後行組織置入或去細胞生物支架置入能預防狹窄發生,目前動物實驗中。簡單地講,切除小或微息肉非常安全,切除較大病灶出現併發症可接受,尤其可以避免手術及其相關併發症和死亡率、還有就是降低費用。
息肉切除術後的監測
息肉漏診或是切除不完全與異時結直腸癌有關,因此提出充分監測的重要作用。二個影響世界臨床實踐的原則是由 ESEG 和 MSTF 釋出。這二個指南都建議根據結腸鏡檢發現將病人進行分層:
1、如果沒發現息肉或腺瘤,或者只發現遠端小的過度增生性息肉,對照結腸鏡需要在 10 年後進行(MSTF)。
2、如果發現低危腺瘤(LRA,1-2 個管狀腺瘤,10 毫米,低級別異型增生)對照結腸鏡需要 10 年(ESGE)或 5 年後(MSTF)進行。
3、如果發現高危腺瘤(HRA,≥3 個腺瘤或≥10 毫米,絨毛狀組織學改變或是高級別異型增生),對照結腸鏡需在 3 年後進行 (ESGE, MSTF),如果是分次切除的大的病灶,對照結腸鏡應當 1 年之內進行(MSFT) 或是 6 個月時進行(ESGE)。
4、如果發現超過 10 個以上腺瘤,應考慮為 HRA 組,對照結腸鏡應在 3 年內進行 (MSFT),病人應當轉診進行遺傳學諮詢 (ESGE)。
5、如果是鋸齒狀無蒂息肉,10 毫米且無異型增生,對照結腸鏡應在 5 年 (MSTF) 時進行或 10 年 (ESGE) 時進行。如果≥10 毫米或有異型增生,對照結腸鏡應在 3 年時進行 (ESGE, MSTF);如果鋸齒狀息肉增生綜合徵存在,對照結腸鏡應在 1 年時(MSTF) 進行,病人也應進行遺傳學諮詢(ESGE)。
所以監測內鏡的推薦要依據第一次監測內鏡的結果來進行,推薦總結如下:
1、LRA 在篩查結腸鏡檢時發現,第一次監測結腸鏡陰性,對照結腸鏡 10 年時進行 (MSTF)
2、LRA 在篩查結腸鏡檢和第一次監測結腸鏡時發現,對照結腸鏡 5 年 (MSTF) 或 10 年 (ESGE) 時進行
3、LRA 在篩查結腸鏡檢時發現,HRA 在第一次監測結腸鏡時發現,對照結腸鏡 3 年時進行 (MSTF)
4、HRA 在篩查結腸鏡檢時發現,第一次監測結腸鏡陰性,對照結腸鏡 5 年時進行 (ESGE, MSTF)
5、HRA 在篩查結腸鏡檢時發現,第一次監測結腸鏡發現 LRA,對照結腸鏡 5 年時進行 (MSTF)
6、HRA 在篩查結腸鏡檢和第一次監測結腸鏡時發現,對照結腸鏡 3 年時進行 (ESGE, MSTF)
這二個指南都不建議使用間斷 FOBT 檢查,二個指南都認為這些推薦應當與臨床實踐相吻合。最後推薦都是以如下假說成立為基礎,即高質量的結腸鏡、從基線水平上完全切除所有惡性組織。如果篩查結腸鏡質量很差,其它結腸鏡檢的間隔要縮短。
總結
過去幾十年裡,結腸鏡下息肉切除術對於阻止結直腸癌已獲得成功,冷勒除器息肉切除似乎是小或微息肉的最佳治療手段,而熱活檢鉗切除應不再使用。相對高的息肉漏診率和不完全息肉切除率是內鏡專家們要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EMR 或 ESD 或其變體內鏡切除大結腸息肉是可行的,成功率高且併發症在可接受範圍,減少手術機率,所以應當首選該類治療。
需努力發展教學程式、內鏡工具和輔助設施以改善結腸鏡質量、增加腺瘤檢出率,改善大體與微觀對病灶的評估手段,改善小或微息肉的完全切除率。EMR 和 ESD 在技術上相對較困難,改善已存在的技術發展新的切除技術對擴大內鏡切除適應症很有裨益。預防結直腸癌減少手術需要已成為現實,但需要進一步的貫徹實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