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性癱瘓分型:
臨床分型:
1、痙攣型(spasticity):以錐體系損失為主。
2、不隨意運動型(involuntarymovement):以F體外系損失為主,不隨意運動增加。表現為手足徐動(athetosis),舞蹈樣動作(choreic),肌張力失調(dystonic),震顫(tremor)等。
3、強直型(rigidity):以錐體外系損失為主,呈齒輪,鉛管樣持續性肌張力增高。
4、共濟失調型(ataxia):以小腦受損為主5、肌張力地下型(hypotonic)6、混合型(mixedtype”):同一患兒表現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型別的症狀。
按癱瘓部位分型:
1、單癱(monoplegia):單個肢體受累。
2、雙癱(diplegia):四肢受累,上肢輕,下肢重。
3、三肢癱(triplegia):三個肢體受累。
4、四肢癱(quadriplegia):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5、偏癱(hemiplegia):半側肢體受累。
診斷條件:
1、引起腦性癱瘓的損傷是非進行性的。
2、引起運動障礙的病變部位在腦部。
3、症狀在嬰兒期出現。
4、可合併智力障礙,癲癇,感知覺障礙,交流障礙,行為異常及其他異常。
除外進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及正常小兒暫時性運動發育遲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