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免疫科 主任醫師 張莉芸

  1、概述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 AS)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強直。

  AS在我國的患病率初步調查為0.3%左右,男性多見,男女之比約為5~10:1,且男性發病病情較重。發病年齡通常在10~40歲,高峰在20~30歲。

  AS病因不明,其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AS先證者的親屬發病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已證實,AS的發病與HLA-B27密切相關,HLA-B27屬於MHC-1類基因。血清陰性關節病中,HLA-B27陽性者10年內約70%~90%發展成為AS。

  2、臨床表現

  2.1 典型症狀

  隱匿性下腰痛是最具特徵性的早期症狀。患者逐漸出現腰背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難,晨起或久坐後起立時腰部晨僵明顯,活動後減輕。本病多呈上行性發展,隨病情進展由腰椎向胸、頸部脊椎發展,從而出現相應部位疼痛、活動受限或脊柱畸形。

  圖1 AS患者的外觀圖

  有的患者感覺臀部(骶髂關節)疼痛,早期多在一側呈間斷性或交替性疼痛,數月後疼痛多在雙側呈持續性。本病的病理性標誌和早期表現之一則為骶髂關節炎。

  紅色箭頭示:骶髂關節

  圖2 骶髂關節示意圖

  肌腱附著點病變如足跟痛、足底痛、脛骨結節等部位疼痛。胸廓受累時可出現胸痛、胸部擴張受限。

  2.2 外周關節表現

  24%~75%的AS的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可出現外周關節病變,其中以髖關節居多,膝、踝、和肩關節亦可見,肘及手和足小關節偶有受累。髖關節受累表現為區域性疼痛,活動受限,屈曲攣縮及關節強直。

  圖2 AS患者髖關節受累X片

  2.3 關節外表現

  眼部受累多見,甚至為首發症狀,可出現葡萄膜炎,表現為眼紅、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此外,可出現肺上葉纖維化,IgA腎病,表現為無症狀性血尿和腎臟澱粉樣變性,並可累及神經系統。

  圖3 AS患者葡萄膜炎 圖4 肺上葉纖維化

  3、輔助檢查

  3.1 實驗室檢查

  活動期患者可見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增高及輕度貧血。類風溼因子陰性及免疫球蛋白輕度升高。HLA-B27陽性率高達90%。

  3.2 影像學檢查

  X線變化具有確定診斷意義。AS最早的變化發生在骶髂關節。通常按X線片的骶髂關節病變程度分為5級:0級:正常;Ⅰ級:可疑或極輕微的骶髂關節炎;Ⅱ級:輕度骶髂關節炎,侷限性的侵蝕、硬化,關節邊緣模糊,但關節間隙無變化;Ⅲ級:中度或進展性骶髂關節炎,伴有一下一項(或以上)變化:近關節區硬化、關節間隙變窄/增寬,骨質破壞或部分強直;Ⅳ級:嚴重異常,骶髂關節強直、融合,伴或不伴硬化。

  脊柱的X線片表現有椎體骨質疏鬆和方形變,骨橋形成,晚期表現稱為“竹節樣脊柱”。

  圖4 AS患者的骨盆X線片 圖5 AS患者的脊柱X線片

  4、主要鑑別

  腰背痛是普通人群中極為常見的一種症狀,但大多數為機械性腰背痛,而本病則為炎性腰背痛,二者區別如下:

  表1 炎性腰背痛和機械性腰背痛的鑑別

  AS

  機械性腰痛

  年齡

  <40歲

  任何年齡

  家族史

  常有

  無

  發病型別

  隱匿

  突然

  持續時間

  >3個月

  <4周

  夜間痛

  常有

  無

  鍛鍊影響

  改善

  加劇

  疼痛範圍

  彌散

  侷限

  ESR、CRP

  可升高

  不升高

  5、治療

  治療原則

  AS尚無根治方法,但是患者如能及時診斷及合理治療,可以達到控制症狀並改善預後。應通過非藥物、藥物和手術等綜合治療,緩解疼痛和發僵,控制或減輕炎症,保持良好的姿勢,防止脊柱或關節變形,以及必要時矯正畸形關節,以達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5.1非藥物治療

  堅持體育鍛煉,以取得和維持脊柱關節的最好位置,增強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游泳是很好地有效的運動之一,也可做一些醫療保健運動,如伸展運動、轉體運動、擴胸運動等等。

  在平時,站立儘量保持挺胸、收腹和雙眼平視前方的姿勢,坐位要保持胸部直立。應睡硬板床,多取仰臥位,避免促進屈曲畸形的體位。枕頭要矮,一旦出現上胸或頸椎受累應停用枕頭。

  5.2 藥物治療

  5.2.1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此類藥物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無論早期或晚期AS患者的症狀治療都是首選的。常用的有:洛索洛芬鈉片、美洛昔康片、塞來昔布膠囊等。其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不適,少數可引起潰瘍,肝腎功能損害以及心血管病變。避免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NSAIDs。有胃腸道不適的患者首選COX-2抑制劑,如塞來昔布膠囊。心血管高危人群或腎功能不全者慎用NSAIDs。由於NSAIDs不能控制病情進展,需與改變病情抗風溼藥合用。

  5.2.2 改變病情抗風溼藥(DMARDs)

  常用的有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這類藥物起效較慢,需用藥3個月左右才發生作用。應用這些藥物治療AS能減緩或阻止病情的發展,但對中軸關節病變的療效缺乏證據。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也較多,除了消化道反應外,還對引起皮疹,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異常等,需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定期複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對磺胺類過敏這禁用柳氮磺吡啶。

  5.2.3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作為治療AS的一類藥物具有很強的消炎、鎮痛作用,但由於其不能控制AS的病情發展,且有較多的副作用,不作為治療AS的首選藥物。對有下列情況的AS患者,可適當應用之。

  l)對非甾體藥物不能耐受或療效不佳者,可代之以小劑量強的鬆治療,劑量一般不超過10mg/日。

  2)如有外周單個關節炎症如膝關節炎,可用糖皮質激素進行區域性注射。

  3)出現嚴重的關節外表現者如急性虹睫炎、心肺累及等,可用較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靜點。

  5.2.4 生物製劑

  2008年美國風溼病學會治療指南中,已經將生物製劑作為一線藥物,建議患者早期使用,起效迅速且療效顯著。大量研究已證實TNF-α在AS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故TNF-α被視為是AS免疫反應眾多細胞因子中最關鍵的一個,成為治療AS的主要靶點,因此TNF-α拮抗劑應用最早也最成功。目前在我國,臨床上常用的為依那西普和英夫利昔單抗。其中,依那西普的使用方法是成人每次25mg,每週2次,可快速、穩定控制脊柱及外周關節的炎症。英夫利昔單抗一般首次給予5mg・kg-1,然後在首次給藥後的第2,6周,及以後每隔6周各給予1次相同劑量。有證據顯示英夫利昔單抗對AS患者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療效最為肯定,複發率低,亦對AS的脊柱的病變有明顯抑制的作用。其副作用小,常見的副作用為感染以及區域性的過敏反應。

  其它的生物製劑如阿達木單抗、利妥昔單抗等亦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然而其目前在我國罕用,故不多介紹。

  總之,AS早發現,早治療,且要規律治療,可以減緩關節強直畸形,改善預後,提高生活質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