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達到了50%以上,甚至大於70%。多少年來肝癌被稱作“癌中之王”視為不治之症,如今醫學技術的進步使這一頑疾成為部分可治,讓肝癌病人活過5年的美夢成真,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大量研究顯示,肝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規範治療是取得良好療效的基礎和關鍵,早治療和晚治療效果懸殊巨大。
小肝癌也被稱為亞臨床肝癌、早期肝癌。指病人無明顯症狀和體徵,直徑不超過3釐米的單個癌結節或兩個癌結節直徑之和不超過3釐米。瘤結節多呈球形,有包膜,邊界清楚,尚未擴散生長侵及血管及周圍組織。無論外科切除、消融治療、介入治療效果都比較好,有可能達到徹底根治。
肝臟代償功能很強,是人體最能夠“忍辱負重”的器官,病情已經很重而病人可能沒有任何感覺或輕微不適而忽略。導致肝癌起病隱匿,早期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確診時大多數患者已經達到晚期或發生遠處轉移,治療困難,預後很差。
90年代之前肝癌的診斷一旦確定,多數病人活不夠半年,更多的往往一兩個月就不行了,所以才給了肝癌 “癌中之王”的稱號。怎樣才能剋制這一病魔呢?積極預防是上策,科學治療是保障。
我們應該做好“三查三早”工作:三級普查、早預防、早診斷和早治療。
三級普查:根據肝癌好發人群罹患肝癌的危險程度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高度危險人群,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進展成肝硬化的患者;第二類是中度危險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沒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第三類是低危人群,非病毒性原因導致的肝炎無肝硬化的患者。
三級普查即根據三類人群進行不同的檢查。一般高危人群每3個月做一次相關檢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超聲);中度危險人群至少每半年做一次檢查;低度危險人群每一年做一次相關檢查。
查出可疑病例時,應進一步進行CT、磁共振或動脈造影,直到肯定或排除肝癌。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肝癌早期診斷技術進步巨大。如血液學檢查、影象學檢查,特別是超聲造影及實時引導精確定位肝穿活檢技術的成熟應用,對穿刺取得的肝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藉助顯微鏡“把螞蟻看成大象”真的是“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可以觀察細胞形態,確定病變性質,提供權威的診斷依據,成為“金標準”。我院近兩年來通過隨訪篩查、肝組織病理學檢查、肝動脈造影等方法,已經使近百位小於2釐米的小肝癌病人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非常好。
早治療:包括肝移植、手術切除、栓塞、消融等治療方法,必須依據“早期、微創、靶向、綜合”的原則,避免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最大幅度控制腫瘤,力爭根治。生存五年,曾經是很多肝癌患者奢侈的夢想。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治療措施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肝癌患者可以“輕輕鬆鬆活五年”美夢成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