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家長急急忙忙帶孩子來到醫院說孩子高熱4-5天,打了點滴還持續不退,眼睛紅腫,口脣皸裂,哭鬧不止,茶飯不思,到底怎麼回事?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臟中心李豔主任醫師介紹說,這樣的孩子要警惕川崎病可能。她說,川崎病又稱面板黏膜淋巴結綜合徵,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醫師首先報道,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嬰兒及兒童均可發病,但80~85%患者在5歲以內,好發於6~18個月嬰兒,男孩較多,男:女為1.3~1.5∶1,無明顯季節性,亞裔人發病率較高。
近年來我國川崎病發病率呈逐漸增加趨勢,其病因不明,多表現為不明原因的發熱,持續5天或更久,抗生素治療無效;雙側結膜充血;口腔及咽部粘膜瀰漫充血,脣發紅及乾裂,並呈楊梅舌;發病初期手足硬腫和掌跖發紅,以及恢復期指趾端出現膜狀脫皮;軀幹部多形紅斑;頸淋巴結的非化膿性腫脹,其直徑達1.5cm或更大。本病患兒約15%~20%發生冠狀動脈損害,嚴重者可發生冠狀動脈瘤,導致心肌梗塞,動脈瘤破裂。少數嚴重冠狀動脈瘤患兒可遷延數年,遺留冠狀動脈狹窄,發生心絞痛,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臟病,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川崎病還可能併發膽囊積液、關節炎或關節痛、無菌性腦脊髓膜炎,面神經麻痺,聽力喪失,急性腦病和高熱驚厥等神經系統改變等。單獨使用抗生素對川崎病的治療是沒有效果的,急性期需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抗凝,對症及營養心肌等治療。
川崎病為慢性病程,建議出院後堅持隨訪定期複查。無冠狀動脈病變患兒於出院後1、3、6個月及1~2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已出現冠狀動脈改變的患兒要求除一般檢查外1-3月複查一次心臟彩超和心電圖,冠狀動脈恢復正常後每半年複查一次,連續3次正常後改為3-5年後複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