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隨著國內飲食結構的改變(攝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檢查診斷技術的改進,被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趨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以中老年男性發病居多的大、中型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本病原因尚不清楚,但與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低下、肥胖、血液高凝狀態、吸菸、遺傳等因素有關。病變早期,動脈內膜受到血漿脂蛋白的滲透和血脂沉積,產生脂肪條紋。進而發生動脈內膜增生及粥樣斑塊形成。最終是形成動脈狹窄,或阻塞動脈。病變初期進展緩慢,可無明顯症狀,隨著發展,可發生急性或慢性肢體缺血表現。全身各主動脈均可受累,但多見於腹主動脈、髂動脈、股動脈等,上肢動脈少見。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肢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動脈搏動消失,肢體組織營養障礙,趾或足發生潰瘍或壞疽。
1、病因
儘管最終的病因尚未得到證實,但許多動脈硬化閉塞症病人的高血壓、血總膽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高於正常,特別是近年發現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提示脂質代謝紊亂與本病的發生和發展有密切關係。此外,糖尿病病人發生動脈硬化閉塞症較無糖尿病者多,而且使動脈硬化發生得早且程度嚴重。此外血液凝固性的增加,可加重動脈硬化性閉塞。統計學調查研究發現吸菸與動脈硬化性閉塞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定關係。吸菸對外周血管的危害極大,是心、腦血管的兩倍, 戒菸可以改善臨床症狀、延緩病程進展。
2、流行病學
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病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就診的患者將越來越多,最新一項統計結果顯示全美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共有一千兩百萬患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年齡是PDA的首要危險致病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升高。TASC公佈的一項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調查結果顯示,40~50歲的男性每年新增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病率為0.3%,75歲以上老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增致1%。澳大利亞的一項人群普查結果顯示,65~69歲的男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病率為10.6%,而75―79歲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病率高達23.3%。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中心的一項人群普查顯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20%症狀性PDA患有糖尿病,與非糖屎病人群相比較,具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病率較高、患病年齡小、病程進展快。
3、發病機制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理複雜,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性作用的過程。動脈壁內皮細胞受損、功能改變、滲透性增高,血液中的單核細胞粘附、侵潤、進入內皮下,吞噬脂質成為泡沫細胞,形成脂肪斑,血小板聚集也在區域性粘附、活化,吞噬細胞、內皮細胞及粘附於內皮細胞損傷處的血小板釋放生長因子刺激平滑肌細胞進入內膜並增殖,脂肪斑變成纖維斑塊,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累及體迴圈系統的大型彈力型動脈和中型肌彈力型動脈,外周血管以下肢動脈病變多見,髂,股,胭動脈均可受累,後期可延及其遠端大的分支。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病變相對特殊,脛前、脛後和腓動脈受累多見,血管壁粥樣硬化改變不明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臨床症狀多由血栓形成而引起。
4、病理
本病的發展常呈進行性,粥樣硬化的內膜可發生潰瘍和出血,繼發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狹窄或完全閉塞,使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發缺血。閉塞的部位高,累及的範圍亦較廣。發生的速度較快,機體側支迴圈未能及時代償,則缺血較重,受累組織的範圍也較廣。反之,在動脈的遠端緩慢地發生侷限性的閉塞,豐富的側支迴圈可以充分代償,組織不致產生明顯缺血,臨床症狀輕微或不產生。肢體組織慢性缺血以後,面板萎縮變薄,皮下脂肪消失由纖維結締組織所替代,骨質稀疏,肌肉萎縮,出現缺血性神經炎,當組織缺血嚴重到組織不能獲得維持活力所必需的氧含量時,就會導致壞疽。肢體的壞疽往往先從末端開始,可以侷限在足趾處,也可以擴充套件到足部或小腿,很少超過膝關節。在缺血程度相同時,糖尿病病人的組織更易遭受損害和感染。
5、臨床表現
本病的發病年齡大多在50~70歲。男性病人比女性多見,女性病人僅佔20%左右。
本病最早出現的症狀為患肢發涼、麻木、間歇性跛行。如腹主動脈下端或髂動脈發生閉塞,則行走後整個臀部和下肢有酸脹、乏力和疼痛,如症狀發生於小腿,則提示可能為股動脈閉塞。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肢缺血加重,在安靜狀態下足趾、足部或小腿也會出現持續性的靜息痛,在夜間更為劇烈,病人常抱足而坐,徹夜不眠。患肢足趾、足部或小腿膚色蒼白、溫度降低、感覺減退、面板變薄、肌肉萎縮、趾甲增厚變形、骨質稀疏。在嚴重缺血下產生趾、足或小腿部潰瘍、壞疽。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病人更易產生,而且易演變成溼性壞疽和繼發感染,可同時發生全身中毒症狀。
6、臨床分期
根據症狀的輕重程度,臨床分為四期。
I期:患肢稍涼或輕度麻木,活動後易感疲乏。尚無明顯下肢缺血癥狀。
Ⅱ期:行走出現間歇性跛行。
Ⅲ期:出現靜息痛,即不行走亦疼痛。
Ⅳ期:發生肢端潰瘍或壞死,皮溫降低,感覺遲鈍。如合併糖尿病,則足趾及小腿壞宕機會增加,且易合併感染。
7、影像資料
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的影像診斷方法主要包括下肢動脈造影、下肢動脈彩超、下肢動脈CTA和下肢動脈MRA等。
血管造影是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金標準”,能準確顯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血管狹窄/閉塞的部位、程度、側副迴圈、血流動力學的變化,但因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有創、操作複雜、易,起疼痛等,下肢動脈造影多用於外科或介入血管重建前。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彩超是診斷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最重要的篩選檢查,具有安全、無創、價廉的優點。它反映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動脈閉塞的部位和程度準確性比較高,還可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疾病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但是,彩超無法將測得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病變血管的全貌直觀而全面的展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其敏感性和可靠性還受操作者熟練程度,探頭壓力、聲束方向等的影響。
下肢動脈CTA發現閉塞動脈遠段節段的能力優於常規血管造影,不足之處包括層厚小、使資訊量增大造成閱讀困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MRA屬於無創性血管檢查,無放射損傷易於被患者接受,但其影象清晰度相對較低、假陽性率高限制了它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臨床應用。
8、實驗室檢查
8.1血脂檢查 血脂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常提示有動脈硬化性病變的可能,但血脂及高密度脂蛋白正常也不能排除其存在,故血總膽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測定對診斷僅有參考價值。
8.2血糖、尿糖、血常規和紅細胞壓積測定 目的在於瞭解病人有無伴發糖尿病或紅細胞增多症。
9、心電圖檢查
可瞭解病人有無伴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這對於估計手術危險性頗為重要。
10、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內科降壓、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僅能延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病程進展,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血管的狹窄、閉塞。
10.1 外科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外科血管內膜剝脫、人工血管置換、旁路重建手術等
10.2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血管腔內介入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血管腔內介入治療具有微創、操作簡單、療效確切、可重複操作的優點,是診治血管性疾病的發展方向。
10.2.1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經皮球囊血管成形術(PTA)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PTA是血管疾病治療上的重大進展,目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球囊成形術(BaHoon Angioplasty)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PTA擴張血管的主要機理在於氣囊擴張分離狹窄硬化的內膜,同時破壞中膜平滑肌強力層和膠原纖維.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斷裂,中膜伸展,因而球囊血管擴張術是一種機械擴張導致血管重塑的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方法。
10.2.2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血管內支架(Stent)
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PTA可導致血管夾層撕裂和彈性回縮,而支架植入通過擠壓斑塊和壓迫管壁,克服了PTA的兩個主要缺陷,是一種新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腔內治療手段。
10.2.3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血管腔內硬化斑塊旋切術(PAC)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本技術始於80年代中期,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轉裝置將粥樣斑塊研磨成極細小的微粒,被粉碎的粥樣斑塊碎屑及微粒粒可被網狀內皮系統吞噬,不致引起遠端血管堵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動脈粥樣斑塊旋切術理論上能在切除血管壁鈣化硬斑同時,不損傷血管壁.
10.2.4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超聲、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鐳射血管成形術是近年新出現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外周介入技術熱點,可開通較小動脈長段閉塞病變,特別適合於糖尿病胭動脈以下閉塞病變的治療。
10.2.5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骼動脈血栓溶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