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無論採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或手法復位外固定術,骨延遲癒合仍是臨床較為常見和難處理的骨折併發症之一。
脾腎兩虛是本病之本
骨折延遲癒合是骨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骨科患者術中大量失血,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隨血出,首先受損為脾氣,脾主統血,外科手術過程中血溢脈外,脾統血失職,脾氣必然受損,加上術後長期臥床,久臥傷氣導致脾氣更加虛弱;另外失血導致人體精微物質的丟失,加上手術過程中對骨膜的剝離及創傷當時骨骼發生碎折,骨為腎之標,骨骼的嚴重損傷和骨折端復位不良必然波及腎,進而導致腎氣受累;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脾氣的健運,要依靠腎陽的溫煦,而腎精也需要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的補充,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正是由於患者的體質年齡、外科創傷、斷端部位和醫源性創傷的四者的共同作用,最終導致骨折延遲癒合。由於患者的體質年齡、斷端部位和外科創傷不是醫者所能改變的,所以對於手術的患者要儘量控制其失血量、手術時間、進行解剖或功能復位、減少骨膜的剝離,保護折端軟組織和採取有效固定,減少骨折延遲癒合這一不良併發症的發生。
血瘀是本病之標
骨折癒合首先需要經脈暢通,氣血精津才能得到充盈,斷端得到充足的氣血精津濡養才能再續。骨折延遲癒合的一個很重要的臨床指徵就是折端存在壓痛、叩擊痛,不通則痛。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精血互化,血液執行濡養有賴於腎精元氣的蒸騰氣化推動。若腎精不足,可導致三焦氣化不利,血失流暢,脈道澀滯以致血瘀;久臥傷氣,久病必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折端就不能得到精微物質的滋養,進而導致骨折延遲癒合。
特製接骨丸的配伍特點
特製接骨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結合平樂正骨學術思想和長期臨床觀察總結的有效方劑,由川續斷、骨碎補、杜仲、鹿茸、鍛自然銅和黨蔘等組成,具有補腎健脾、活血化瘀之功效。方中鹿茸為血肉有情之品,“能溫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為君,骨碎補、鍛自然銅共建活血化瘀之功,川斷、杜仲加強補腎之力,四者共為臣藥;輔以生黃芪、黨蔘、白朮、茯苓、山藥益氣健脾以資後天生化之源;佐以三七加強活血之力,枸杞有雙重作用:
1、在補陽藥中適當輔以補陰藥,以使陰陽協調平衡,正如《景嶽全書・新方八陣・補略》所云:“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2、滋養肝腎陰精並可防止溫熱太過,使本方溫而不燥,補而不峻,恰到好處,為佐;蜂蜜調和諸藥兼顧脾胃。全方具有補腎益氣健脾、活血化瘀通絡之功,瘀去新生,促進骨折癒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