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的二級預防
歐洲進行了一項大規模預防腦卒中的研究
阿司匹林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25毫克/次,一日2次;
潘生丁組患者給予緩釋潘生丁200毫克/次,一日2次
複方製劑M患者給予25毫克/次的阿司匹林+200毫克/次的緩釋潘生丁,一日2次,並與安慰劑組進行對照。
結果表明:
阿司匹林/緩釋潘生丁複方製劑對預防腦卒中的復發比單方藥物更顯著。
與對照組相比,二次腦卒中率:
阿司匹林組下降18%;
潘生丁組下降16%;
複方製劑組下降達37%,
抗凝治療
由於出血副反應和實驗室要求較高而未被提倡廣泛使用
對某些心臟疾病(風溼性心臟病)由於有持續栓子產生機制而使用以預防腦栓塞發生則已被公認。
抗凝治療
明確卒中發生的機制
合理應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
INR推薦指標:2.0-3.0安全有效
確定為房顫誘發心源性栓塞者
阿司匹林加用抗凝劑
抗凝治療
尿激酶加抗凝劑:AUST研究
在使用口服抗凝藥物的基礎上,通過血管造影經動脈注入尿激酶,比單用口服抗凝劑更能降低卒中的復發與死亡率
其他心臟病的干預
針對病因處理原發疾病
心肌梗死:維持心輸出量:β-受體阻滯劑、ACEI、適量抗凝劑或抗血小板藥物
感染性心內膜炎:抗生素
頸動脈狹窄的手術干預
尋找頸動脈狹窄的證據
頸動脈B超、MRA、TCD、DSA
根據狹窄程度進行干預
輕度狹窄(≤29%):內科保守治療
中度狹窄(30%-69%):不肯定
頸動脈狹窄的手術干預
重度狹窄(70%-99%):手術
可以反覆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其他手術方式
頸動脈血管成形術
放置頸動脈支架
高半胱氨酸血癥的干預
高半胱氨酸血癥
血漿半胱氨酸水平在16umol/l以上
干預措施
葉酸2mg、VitB12500ug、VitB625mg
VISP和VITATOPS研究
干預TIA
TIA患者有二次卒中危險
干預措施
去除危險因素
及時應用抗凝治療
給予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卒中後認知障礙的干預
大多為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後出現
發生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
高齡、教育程度低、多次腦血管意外史、過量
吸菸、動脈血壓過低等
卒中後痴呆與其他相關疾病的鑑別
干預措施
平穩降壓、神經保護劑、改善腦功能與記憶等
藥物干預
卒中後認知障礙的干預
失語症干預
PASSⅡ研究
吡拉西坦12g/d×4周
4.8g/d×3月
卒中後抑鬱的干預
發生率:40%-50%
高危期:卒中後最初2年
相關因素
發病年齡大、家庭負擔重、梗死灶多、缺乏
社會聯絡、個性特徵
干預措施
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電驚厥治療等
卒中後血脂的管理
血漿膽固醇>240mg/dl再發風險提高
積極監控血脂水平
飲食控制、體育鍛煉、藥物干預(他汀類)
SPARCL研究
評估他伐他汀80mg/d的保護作用(正在研究中尚無結果)
卒中後血糖的管理
儘管糖尿病被認為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然而是否嚴格控制血糖即可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尚未確定。
對2型糖尿病來說,磺脲類藥物和(或)胰島素治療可以改善微血管併發症,但不能改善大血管的併發症,如腦卒中。
卒中後血糖的管理
血糖水平監測尚有爭議
糖尿病為不肯定危險因素
血糖>140mg/dl再發風險提高
GIST專案
輸注極化液以維持正常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HBAIc)與卒中復發無關
危險因素干預
吸菸
戒菸後腦卒中的危險性可減少50徹底放棄吸菸,%。
飲酒
限定飲酒量
肥胖
WHR作為精確的界定指標
合理膳食、體力活動
危險因素干預
針對不同年齡、性別、種族物件分別施行不同內容的干預
健康宣教
改變久坐生活方式
進行規律體育鍛煉
高危患者定期檢查、制訂合理的鍛鍊計劃
卒中患者的康復
制訂康復計劃
確定康復目標
在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後開始進行康復治療
急性期:預防致殘
恢復期:綜合康復訓練(Bobath法、Brunnstrom
法、減重踩車法、功能性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