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 洪李鋒

  經過十年的等待,2014年JNC8終於釋出。由於其採用1996-2006年發表的RCT研究結論作為推薦和建議的關鍵依據,決定了該版指南最大的亮點和致命的缺憾並存。 不同於2013年歐洲版高血壓防治指南,JNC8僅建議將噻嗪類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以及鈣通道阻滯劑(CCB)作為一線降壓藥物,不再推薦β受體阻滯劑(BB)用於高血壓患者的初始治療。筆者至少從五個方面質疑上述推薦意見在中國高血壓防治領域的臨床價值。

  首先,從高血壓的發生機制來看: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交感神經系統(SAS)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活性增強、血管張力增高、容量負荷增加等四大基本機制相關。歐美人群高血壓機制更多與RAAS過度興奮(黑人除外)相關,而中國人群中這種發生機制僅佔20%左右,更多的與SAS的過度興奮相關。BB降壓機制主要有四大方面。

  ①阻斷心臟β1受體:使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輸出量減少,從而減少靜脈迴流和血容量,使血壓下降;

  ②阻斷腎臟中的β1受體:減少RAAS活性,舒張血管,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降低血壓;

  ③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β受體:使其興奮神經元活動減弱,減少交感神經衝動的傳出,阻滯突觸前膜上β1受體,減少去甲腎上腺素(NA)釋放,起到降壓作用;④重建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減弱運動或應激時兒茶酚胺的增壓作用,增加血管組織中前列環素等舒張血管物質水平,使血壓下降。

  其次,從RCT研究結論來看:先期著名的MAPHY研究顯示,接受美託洛爾組的總死亡率降低22%,冠心病事件減少24%,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27%。JNC8僅依據LIFE研究結果(BB和ARB比較,該研究中BB在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複合終點、心梗及卒中等差於後者)做出上述推薦,過於草率。

  眾所周知,LIFE研究中用到的BB為水溶性阿替洛爾,該藥物早已被證實不具備心臟保護作用,並不能代表所有的BB。不同的親溶性、內在擬交感活性和代謝通路是BB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關鍵特性,不同的BB需要基於上述特性加以區別對待,不可混為一談。美託洛爾為脂溶性、無內在活性和經CYP2D6的特殊代謝通路代謝,決定了其降壓和心臟保護作用肯定,藥物相互作用極少等特點。

  第三,從靶器官保護來看:高血壓患者容易合併存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腦卒中、慢性腎臟病等,BB是上述靶器官損害併發症防治的關鍵藥物,甚至是部分併發症防治中唯一可能改善長期預後的藥物。

  第四,從血壓控制達標來看:眾多年輕的高血壓、高血壓初期、高血壓合併交感興奮症狀顯著(心率增快、出汗較多、情緒易激惹等)或超重、肥胖的患者多表現為舒張期高血壓,BB無疑是該類患者血壓達標的重要選擇方案。這類患者中絕大多數屬於“高動力型高血壓”,即由於心率增快、心肌收縮力增強,進而由於心輸出量增高導致的高血壓。研究顯示,該類患者高血壓的核心機制是β受體反應性增加,因此BB是最有效的治療藥物。

  最後,從特殊人群的血壓管控來看:基於國內外最新指南,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甲狀腺功能異常合併的高血壓,BB一線地位從未動搖。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高血壓的發生機制、血壓達標還是從靶器官保護和遠期預後改善而言,BB的重要作用無可替代、不可或缺。降壓是硬道理,沒有BB,不從高血壓發生發展的機制著手,高血壓及其靶器官損傷併發症的防控必將全面失敗。因此,臨床醫師務必正確把握歐美指南在真實世界中對中國患者的臨床指導價值。我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BB一定會以“王者歸來”的架勢凸顯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