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朱光輝

  胎兒的臂叢神經在分娩的過程中受牽拉或壓迫是引起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的主要原因,最常見是損傷臂叢幹。出生的嬰兒發現上肢(從肩部到手指)兩側運動不對稱或有功能障礙者如:肩關節不能外展與上舉、肘關節不能屈曲而能伸,腕關節雖然能屈曲但肌力減退等症狀,應考慮為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即產癱)。

  因臂叢神經損傷往往合併臂叢周圍出血最後粘連瘢痕化,如果儘早冶療,可預防粘連阻止瘢痕化,並可刺激周圍神經儘快恢復。因此,對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被動觀察不如儘早治療,治療越早,瘢痕形成越少,因此,主張早期進行康復治療。如果經過3個月至6個月的保守康復治療後,臨床檢查及肌電圖檢查無明顯恢復,可考慮手術治療。

  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康復治療、護理的幾大要點:

  臂叢神經損傷康復治療的目的是防治合併症,促進受損神經的再生,保持肌肉質量,促進運動功能及感覺功能的恢復,最後達到恢復病人生活自理能力。

  在臨床護理過程中,總結如下幾大特點:

  1、神經營養藥物的應用,如:Vitb6、Vitb1、地巴唑等口服用藥。胞二磷膽鹼等恢復神經細胞的靜脈用藥,分療程進行,一般十天為一療程。

  2、促進感覺功能的恢復:損傷部位進行理療,如:電刺激療法、磁療Bid,並可配合針炙、按摩、推拿,有利於神經震盪的消除,神經粘連的鬆解及關節鬆馳等。

  3、增強肌力的訓練患肢進行功能鍛鍊,如:手臂的前旋後轉、肩關節外展與上舉、肘關節內收外旋、手腕部的屈伸運動,及手掌在身體處於座位及臥位時支撐身體等輔助運動。當受累的肌力增至3-4級時,可進行抗阻力練習,以爭取肌力的最大恢復。

  4、感覺喪失的保護受損的肢體易受進一步的碰傷或燙傷,在失去神經支配的面板損傷後修復較困難,因此必須保護失神經支配的面板,避免燙壓傷。

  5、腫脹的護理:臂叢損傷的肢體肌肉失去運動功能後也失去對肢體靜脈時擠壓回流作用,特別是肢體處於下垂位和關節極度屈曲位時腫脹更明顯,要經常進行肌肉的被動活動及改變關節位置,適當抬高患肢用溫水熱敷,進行被動牽伸時動作應緩慢,範圍應慚增大,切忌粗暴,以免引起新的損傷。

  6、定期肌電檢查,不僅有利於神經恢復的鑑定,而且肌電刺激有利於神經再生。

  經三個月康復治療,患兒肩、肘、腕關節活動能力一般都能有所增強,手臂支撐力增大,肌力增加。證明康復治療效果是顯著的。但分娩引起的臂叢上幹損傷經過3個月保守治療,肩肘關節無任何改善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