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綜合科 主任醫師 徐貴成

  中醫認為正氣虛弱是本病發病的內在因素,凡稟賦不足、勞逸失度、情志飲食所傷等都極易招致外邪侵襲;感受風寒溼熱之邪,是本病發病的外在因素,邪氣痺阻經絡,氣血不通,痰濁瘀血內阻,流注關節而發病;疾病日久不愈,邪氣內陷臟腑,可導致肝腎不足、氣血虧損等正虛邪戀之候。中醫綜合治療是目前中醫治療RA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包括中醫內治法、外治法、調養護理法。

  一、內治法:包含有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西藥的聯合應用

  1、辨證論治:是採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方法,首先明確RA診斷,並根據關節症狀、全身症狀、結合舌脈進行中醫辨證論治。臨床常見證候為溼熱痺阻型、寒溼痺阻型、痰瘀痺阻型、肝腎不足型。我們認為在RA的活動期以溼熱痺阻為主,臨床特點為關節腫痛,局部發熱,舌紅苔黃,治療以清熱利溼、通絡止痛為主,常用藥物有生石膏、知母、秦艽、生苡仁、苦蔘、蒼朮、忍冬藤等;慢性活動期以關節冷痛為主,腫脹較輕,舌淡苔白,多屬寒溼痺阻,治宜散寒除溼,常用藥物有桂枝、炮附子、細辛、防風、威靈仙等;病程日久,關節變形,活動受限,則辨證為痰瘀互阻,治療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絡為主,常用蟲類藥配合治療,以達到搜剔通絡的目的;RA常為慢性病程,中醫認為“久病必虛”,因此治療中要注意補益肝腎,益氣養血,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提高機體抗病的能力,常用藥物有黃芪、黃精、當歸、白芍、山芋肉、地黃、雞血藤、補骨脂等。

  2、中藥+雷公藤多甙(簡稱T2):T2是從中藥雷公藤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的雙重作用,臨床起效快,但因其不可消除的性腺抑制作用,臨床應用受到限制,我們的用藥經驗是,此藥適合應用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RA患者,即可增強療效,又避免了副作用,筆者善用中藥製劑配合T2治療老年RA患者,用藥時間均在1年以上,可明顯緩解RA症狀,且無明顯毒副作用。

  3、中藥與西藥的聯合治療是在各自正規用藥基礎上的聯合,可共同發揮療效。具體的用藥方法是,辨證選用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加用一種免疫抑制劑,常用藥為MTX,對一些病情較重,單用中藥或單用西藥療效均不滿意的患者,中西藥的聯合應用可彌補各自的不足,尋求互補,增加療效,改善病情。

  二、外治法:是一種增強關節區域性治療的有效方法,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可在傳統內服藥物基礎上,運用中藥外治法,突出外治法靶關節治療優勢,這不僅能較好地改善藥物的吸收過程,有效地減緩了一些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能使藥物更迅速的作用於病變關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獨特優勢。中醫外治法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具有多種手段,包括離子匯入療法、中藥薰洗療法、中藥外敷療法、穴位貼敷療法等等。

  1、離子匯入法:是用離子透入儀器,將中藥藥液以離子匯入的形式,作用於區域性關節,具體方法是將浸泡過的中藥藥液紗布置於患處,然後分別在患處和肢體的對側放置陰陽電極板,通電後被解離的中藥離子成分會藉助電流的力量滲入面板、關節等處,直接“藥至病所”,每次治療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1個療程。

  常用方藥有:

  熱證方:黃柏15g、忍冬藤30g、絡石藤30g、海風藤15g、威靈仙12g、乳香、沒藥各6g等。

  寒證方:制附子10g、細辛10g、清風藤30g、桂枝9g、乳香、沒藥各6g等。

  2、中藥薰洗療法:有區域性和全身之分,區域性薰洗適用於雙手、膝、踝、足趾關節,每次30分鐘,每日2次,根據辨證選用中藥;全身藥浴是將中藥煎煮後,將藥液倒入浴池進行浸泡,適用於周身關節疼痛及關節僵硬者,每天1次,每次20~30分鐘。

  3、中藥外敷療法:是採用傳統中藥煎膏、中藥散劑調糊等,均勻敷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疼痛腫脹的病變關節或穴位,能迅速起到消腫止痛、緩解病情的作用。外敷時間根據藥物強度和患者面板敏感度確定,一般外敷30-60分鐘後清水清洗即可,不可時間過久而引發面板過敏。

  4、穴位貼敷療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或疼痛關節上貼敷藥物,藥物通過透皮吸收,與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具有緩解患者疼痛發作的程度,減少疼痛發作的次數,延長疼痛發作的間隔的作用。穴位貼敷時間一般為2-6個小時,如無過敏反應,可在睡前進行貼敷,晨起取下貼敷藥物。

  三、調養護理法:

  中醫認為寒冷、潮溼、疲勞、創傷及精神刺激、營養不良均可誘發本病,因此日常的保健、調護非常重要。現即將進入冬季,也是RA的易發季節,冬季保養需注意那些呢?

  1、注意保暖

  適當的增加衣服,出門帶手套,關節冷痛時可自行進行熱療,少接觸冷水,但保暖並不是必須“捂”著,如果過熱汗出,更宜感受風寒之邪。

  2、科學進補

  進入冬季,很多患者都關心吃什麼樣的保健品,如何提高免疫力等,其實RA並不是人們唱說的免疫力低下所致,而是免疫紊亂,因此過多選用所謂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藥物或食物是不妥的,進補最好選用食療法,以平補為宜,關節腫脹時食用薏米粥;天氣寒冷,關節怕冷者,可喝當歸羊肉湯,或用黃芪、大棗燉湯;有些患者喜飲用藥酒,若關節處於急性發作期腫痛發熱者則不宜飲用。

  3、功能鍛鍊

  可避免出現關節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鍛鍊方式以做操、走路、太極拳、爬山等不太劇烈的活動為主,若下肢關節有腫脹時則減少鍛鍊,平素鍛鍊時間宜在上午10點,下午3點以後,活動量逐步增加,每次鍛鍊以不太勞累,身體舒適為止。

  溫馨提示:如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可減少關節損害,使病情得到及早控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