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腸梗阻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結核病,常由於腸結核或者結核性腹膜炎腸粘連所致,起病隱匿,常被誤診、漏診。常規治療原則為積極抗癆治療、胃腸減壓、靜脈營養治療等,大部分輕症患者得到治癒。但是在臨床中,常有一部分重症結核性腸梗阻患者在經過數週的常規治療無效,病情反覆加重,特別是腹腔粘連嚴重不能手術的部分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嘗試將“術後早期炎症性腸梗阻”的理念引入這一治療領域,在充分抗結核基礎上,早期開始滴定式腸內營養序貫治療,經臨床治療研究顯示,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結核性腸梗阻大部分表現為慢性不全腸梗阻,我們認為,結核性腸梗阻是一種特殊的“炎症性腸梗阻”。充分的抗結核治療基礎上,早期腸內營養加糖皮質激素治療是本治療方法的關鍵。
結核性腸梗阻是結核性腹膜炎或腸結核引起的腸內容物不能正常執行,順利通過腸道的一種狀態,常表現為慢性不全腸梗阻。結核性肉芽腫的增生使腸壁增厚、粘連,充血水腫、環形潰瘍癒合使腸腔狹窄,腸襻粘連,腸襻與增厚的大網膜纏繞粘連使腸曲受束縛,這些因素造成了結核性腸梗阻的最後發生。結核性腸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是滲出、增生、相互粘連,只是由結核病變引起而非手術創傷所致,是一種特殊的“炎症性腸梗阻”。
基於以上對結核性腸梗阻病理生理的基本認識,我們認為治療重症結核性腸梗阻的首要關鍵是充分的抗結核治療基礎上,早期腸內營養和糖皮質激素的運用。減輕水腫、粘連的改變,腸梗阻的症狀將隨之解除,有如術後早期炎症性腸梗阻的處理。
同時,我們認為腸功能障礙/腸衰竭是嚴重性結核性腸梗阻的必然結局。
機體所有的組織器官均接受動脈血液供應的營養需求,唯獨腸黏膜從血供接受的養分只佔其總需求的30%,餘70%直接從腸腔內攝取。由於腸內營養對腸粘膜組織有滋養作用,腸黏膜細胞與食糜相接觸才能增殖、修復和生長,故及早恢復腸內營養是維護腸黏膜功能的另一個重要措施。腸內營養是恢復腸道功能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所以,根據患者對腸內營養的耐受性早期給予滴定式腸內營養治療是治療重症結核性腸梗阻所致腸功能障礙的有效方法。
糖皮質激素有快速、強大而非特異性的抗炎作用。適量、短期的糖皮質激素在結核病治療中並非絕對禁忌,Graeme Meintjes等的研究表明,肺結核患者使用強的鬆後其血液中TNF-a和IL-6等炎症介質釋放減少,從而減輕了肺結核患者的炎症反應,並且與對照組相比並未觀察到不良反應的發生。
我們認為,對於重症結核性腸梗阻,在充分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適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是安全的,對於減輕滲出和水腫,減輕疤痕和粘連等炎症後遺症有重要意義,副作用是可控的。
總之,對於無手術指徵的重症結核性腸梗阻,我們應在充分抗結核的基礎上儘早開始腸內營養,開啟胃腸功能障礙復甦之路,聯合腸外營養以補充營養的不足,依據患者對腸內營養的耐受性調整鼻飼的速度和胃腸營養液的種類,逐漸過渡到全部腸內營養,恢復正常飲食。這種“滴定式腸內營養序貫治療”策略不僅為無手術指徵的重症結核性腸梗阻的治療提供了另一種有益探索,相信對非重症結核性腸梗阻的治療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