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許張民

  “傷筋動骨一百天”,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遭遇骨折後,真的需要一百天臥床不動嗎?不需要,醫生指出,這是老經驗給現代人的誤導,骨折之後長時間臥床少運動,不僅不利於骨創恢復,反而容易使人體質虛弱、情緒低落、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甚至發生血栓等併發症,輕則影響日後的肢體功能恢復,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生命在於運動”現在國際醫學上已普遍認識到骨病患者要進行早期、積極的康復治療。

  骨折康復常見誤區及不良後果

  誤區1:按摩或熱療可以止痛化瘀

  後果:引起腫脹

  對於急性外傷或手術後的病人,許多親朋好友會在區域性進行按摩或做些熱敷,誤認為這樣可活血化瘀止痛。但這樣做,很容易導致病人受傷處異常腫脹疼痛,嚴重者甚至出現血管神經損傷,影響療效。事實上,一般受傷後24小時內,較大手術後72小時內,是不宜在創傷區域性按摩和熱療的。因為此期是急性炎症水腫期,創傷區域性揉按和熱療不利組織修復,會影響下一步的治療。在急性創傷後應立即制動,做些冰敷,送到醫院,由醫生予以專業的處置,如冷療、患肢抬高,結合表淺輕柔的淋巴按摩等。

  誤區2:石膏固定應當不動

  後果:帶來功能減退

  骨折患者的初期重要治療步驟是固定以利於骨痂生長,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許多人誤認為石膏固定就是不能動。這也是非常不正確的,醫生提醒患者,由於長期制動,也可帶來諸如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甚至血栓等併發症。 因此,骨折病人復位固定好後,一定要多運動肢體跨關節遠端,如:手臂骨折,可以採用“握拳―鬆手―握拳”的方法活動。對於獲得充分內固定的患者,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患處循序漸進的系統康復訓練。

  誤區3:骨折病人最好長期臥床

  後果:導致血栓,甚至有致死風險

  “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需臥床靜養”是句老話,也是人們對骨折問題最大的誤區。“骨折或手術後是需要相對制動的,但不等於人們誤認為的完全不動。”專家認為,尤其是年老體弱的骨折患者,往往因體弱更加缺乏運動,這都可導致一系列的臥床併發症。

  醫生指出,臥床併發症很多。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等內臟系統疾病,血栓、泌尿系感染、結石等迴圈系統疾病,食慾下降、便祕等消化系統疾病,都是常見的併發症。另外還可能導致壓瘡、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無力,引起體質虛弱、痛閾下降、情緒低落等,從而影響恢復。在這些併發症中,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較高,致死率也高,早期進行下肢肌肉主動收縮是預防的一個有效方法。現代醫學認為早期康復運動對肢體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骨折或手術後,應遵從骨科醫生或康復醫生的專業意見,在指導和幫助下進行系統科學的康復運動和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