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主任醫師 王昱晟

  2014年10月12日,我院肛腸外科完成了本地區首創技術:為一名距離齒狀線37.5px的直腸癌患者成功做了直腸癌根治性切除並保留肛門。從前,這樣距離的直腸癌基本都是要做永久性結腸造口的(俗稱肛門改道)。而本病例由於術前檢查見腫瘤並未突破外膜,加上病人較年輕(45歲)以及強烈要求保留肛門,我們採取了經括約肌間切除術――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完成超低位直腸癌根治和保肛手術,在齒狀線以下1cm的直腸內括約肌和外括約肌之間自下而上游離並切除腫瘤,只保留肛門外括約肌,恥骨直腸肌和部分肛提肌,這樣依然保證充分的切除範圍達到根治效果並保留肛門功能。

  這項手術的成功在本地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它宣告以下資訊:

  第一,今後直腸癌保肛門手術不再取決於腫瘤距離肛門多遠,而是取決於腫瘤侵潤深度(保肛手術沒有距離限制了),如果術前檢查未侵透肌層,不管距離肛門多近的腫瘤都可以根治性切除並保留肛門。

  第二,必須澄清,超低位直腸癌的經括約肌間切除術並不等同於傳統的直腸癌拉下式手術,直腸癌經括約肌間切除術由於不僅切除直腸癌還一併切除肛門內括約肌,這樣保證腫瘤下切緣足夠,可以說一直切到了肛門面板,只要腫瘤不侵犯過直腸肌層,無論位置如何低,都可以成功切除腫瘤並保留肛門。

  第三,在不借助雙吻合器情況下,這種手術切除範圍更大,肛門括約肌損傷更很小,對超低位直腸癌手術比用雙吻合器效果更好,而且還能給患者節省將近萬元醫療費。對於利用雙吻合器也無法保肛的手術,直腸癌經括約肌間切除術仍然可以做到根治和保肛。

  第四,直腸癌經括約肌間切除術由於已經切到了肛門面板,結腸拉下來和肛門外括約肌吻合,吻合口直接外露,不必擔心吻合口漏引起腹膜炎和腹腔內感染。

  第五,腹腔操作部分採用腹腔鏡來做,結腸拉下吻合後,腹部無切口,這樣創傷更小,更美觀,今後,我們將大力推廣這種腹部無切口手術。

  綜上所述,這個手術具有全國先進水平。經括約肌間切除術可用於超低位直腸癌的保肛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的根治性,並能較好保留肛門功能,對較早期或對術前放、化療敏感的超低位直腸癌、直腸間質瘤、基底廣泛息肉和骨盆狹窄的低位直腸癌患者,是一種可選擇的根治性保肛方法。

  如今患者已經完全康復,術後病理回報:直腸中分化腺癌(T2N0),兩側以及環周切緣均未見癌,達到手術R0切除,而且進食排便正常,肛門功能良好,每日大便2-3次,病人及其家屬歡欣鼓舞,我們也很欣慰,這也激勵我們把這項技術在本地區更廣泛推廣,造福廣大患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