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副主任醫師 曾維銓

  由於人類未成熟腦組織的可塑性,隨著小兒神經系統不斷髮育成熟,神經纖維的髓鞘化不斷的完善,小兒腦癱患者在早期干預的情況下,可以使得損傷造成的運動功能障礙和其他伴隨的功能障礙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

  這就需要家長與醫務人員密切配合,及時掌握高危新生兒的異常徵象,早診斷、早治療。 首先,對於早產兒、出生時有窒息史、出生後有病理性黃疸兒要進行密切的追蹤觀察。如發現生後3個月以內小兒易驚、啼哭不止、睡眠困難、吃奶無力、吞嚥咀嚼困難、聽到聲音或在體位變換時出現擁抱樣驚嚇伴哭鬧、自主活動減少、哭鬧時頭和身體向後打挺;4~5 個月時頭仍豎不直,眼睛不會追視物體,不伸手取物;6~8個月仍不會獨坐等表現時,家長應及時帶小兒去專門從事腦癱治療的醫療機構就診,經小兒神經科醫生檢查,結合影像學特點,明確診斷。

  對於痙攣型腦癱患者來說,除了在適當的年齡階段(3至8歲)接受手術治療之外,術後也應配合相應的矯形手術(即針對患兒剪刀步、足內翻等畸形進行矯正性的治療)及康復訓練,這樣方能保證最滿意的效果。

  對於痙攣型腦癱患者來說,目前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最適合的術式之一。術中通過對脊髓神經後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另外,腦癱患者的肌肉痙攣並非侷限於單個肌肉,往往表現為多個肌肉或肌群痙攣,而該手術就可以達到全面調整肌張力的作用,且可以長期、穩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

  患者術後的康復訓練也同樣重要,應給予他們全面綜合的康復治療,包括:針對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運動訓練和上肢作業療法;促進語言和智力發育的語言治療、音樂治療、年長兒的特殊教育、文體治療、感覺統合訓練;改善腦組織營養代謝和對神經元起保護作用的藥物(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節苷脂等);減輕改善肢體關節活動範圍的中醫按摩、水療等。除此之外,還應根據患兒的年齡、功能障礙程度,必要的矯形器使用有助於運動功能的改善。

  總之,從目前的醫學水平來說,腦癱是無法通過一次性手術治癒的,即便接受了最適宜的手術治療之後也應堅持長期系統的康復訓練,這樣方能保證患兒的治療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