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翟文生

  1、什麼是血尿?

  血尿是指尿中紅細胞排洩超過正常。尿液外觀正常,但顯微鏡檢查達到診斷標準的稱為鏡下血尿;如果每升尿液中含有1毫升血液時,尿的外觀顏色就會改變稱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大多呈淡紅色或洗肉水樣,甚至含有血凝塊。正常尿液在顯微鏡下看不見紅細胞或偶見紅細胞,取新鮮尿液(最好是晨尿中段尿)10毫升,離心沉澱後取沉渣作顯微鏡檢查,如每高倍視野,3個紅細胞,或Addis計數(即12小時尿沉渣紅細胞計數)>50萬也可診斷血尿。在尿液為鹼性時,血尿呈鮮紅色。在尿液為酸性時,血尿可呈咖啡色、紅棕色、濃茶色或醬油色,此時外觀與血紅蛋白尿相似,應予鑑別。

  2、怎樣診斷血尿?

  (1)肉眼血尿:

  出血量超過lml/L,可呈肉眼血尿,一般為洗肉水樣。尿為酸性時,可呈咖啡色、紅棕色或茶色;尿為鹼性時呈鮮紅色。肉眼血尿多有泌尿系統疾病。

  (2)鏡下血尿:

  尿液外觀正常,1~2周內有3次尿中紅細胞數目超過正常值範圍即離心尿≥3個/HPF或≥8000個/ml,12小時尿沉渣紅細胞計數(Addis計數)>50萬/12h,均可診斷為鏡下血尿。近年來主張採用1h尿紅細胞計數法,其方法為清晨五點時將尿排去,並飲水200ml,準確收集患兒5~8點鐘3h的尿液,立即離心沉澱計數紅細胞,所得數按1h折算,如果紅細胞>10萬,即可診斷,如果紅細胞介於3萬~10萬/h,屬可疑,應結合臨床考慮。

  (3)隱血陽性血尿:

  在尿中未發現紅細胞,但是尿隱血呈陽性,表明紅細胞裂解成血紅蛋白尿。

  (4)病因診斷:

  引起血尿的病因複雜、涉及的病種範圍很廣,因此,診斷的關鍵環節是確定腎小球性和非腎小球性血尿。臨床可選擇尿三杯試驗、尿紅細胞形態、尿紅細胞平均容積(MCV)、尿沉渣紅細胞管型、尿蛋白、尿免疫球蛋白顆粒管型、尿鈣、尿細菌培養、尿脫落細胞學等多項檢查以確立病因診斷。必要時應做雙腎、輸尿管、膀胱B超、腹部平片,靜脈腎盂造影、膀胱鏡、CT、MRI以及血清免疫學檢查(如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血清補體、抗基底膜抗體、免疫球蛋白水平等)以助診斷。其中最常用的是通過尿紅細胞形態進行鑑別。

  3、血尿常見於哪些疾病?如何鑑別?

  血尿的病因常見於三大類疾病:全身性疾病,尿路鄰近器官疾病,腎及尿路疾病。

  (1)首先應判明是真性血尿或是假性血尿,排除假性血尿後才能診斷為真性血尿。兒童常見的假性血尿是由於服用人造色素的食品、食物或藥物如大黃、利福平、苯妥英鈉等。另外,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或卟啉尿也可使尿色呈紅色。

  (2)判定腎小球性或非腎小球性血尿,腎小球性血尿來源於腎小球,非腎小球性血尿來源於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常用尿紅細胞形態進行鑑別。

  腎小球性血尿,無論是急性腎炎、慢性腎炎、IGA腎病、腎病綜合徵、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等均可見到血尿,臨床可根據病史、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進行鑑別。此外,還有遺傳性腎臟病也可見到血尿。如薄基底膜腎病該病往往有家族史 持續鏡下血尿 輕度蛋白尿 但腎功能可長期正常腎臟病理是瀰漫性腎小球基底膜變簿 它與遺傳性腎炎(又稱Alport綜合徵)不同點是沒有眼和耳的損害進行性腎功能損害 高頻性神經性耳聾眼先天性白內障、眼球震顫、斜視等,早期可僅有鏡下血尿 腎功能正常。

  非腎小球性血尿,例如全身重症感染(敗血症、流行性出血熱等)、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結核、多囊腎、泌尿系腫瘤等等。

  ①尿路感染引起的血尿:一般為鏡下血尿只有膀胱三角區炎症約l/3病例出現肉眼血尿尿路感染的臨床表現是感染中毒症狀 區域性症狀是膀胱刺激症狀 尿常規檢查有大量膿細胞或大量白細胞 膿細胞管型和白細胞管型有一定特異性 尿培養可找到致病菌 抗生素治療有效 一般不易與腎炎相混淆。

  ②腎結核晚期都是累及整個泌尿系統 一般都存在鏡下或肉眼血尿 典型病例洗肉水樣尿 病程長 膀胱刺激症狀較一般細菌感染更明顯 腎外往往找到結核病灶 一般抗生素治療無效 B超 CT IVP腎盂造影檢查幫助較大 典型的影像學表現為一側腎結核對側腎積水 尿中可找到抗酸桿菌可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久治不愈的膿尿應想到腎結核的可能 應進一步行細菌學檢查 加以證實。

  ③結石,泌尿系統容易患結石症 當結石活動時 劃破黏膜 出現鏡下或肉眼血尿 同時伴有絞痛是其特點 絞痛從腎區開始沿側腹向膀胱大腿內側放射 影像學檢查可發現結石部位 大小 形狀 梗阻部位 

  ④腫瘤是常見引起肉眼或鏡下血尿原因 腎癌無痛性全程血尿是其特點 男性發病率高,膀胱癌易誤診為膀胱炎 對於病程經久不愈 老年人久治不愈的膀胱激症狀 應想到膀胱癌的可能 B超 CT 膀胱鏡檢查可及早確診 及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

  此外,胡桃夾現象亦稱左腎靜脈壓迫綜合徵,是兒童非腎性血尿常見的原因之一,為左腎靜脈匯入下腔靜脈的行程中,因走行於腹主動脈和腸繫膜上動脈之間形成的夾角受到擠壓而引起的臨床症狀。臨床上往往藉助於超聲來診斷,其診斷標準為:仰臥位左腎靜脈狹窄前擴張部位近端內徑比狹窄部位內徑寬3倍以上,脊柱後伸位15-20分鐘後,其擴張部位內徑比狹窄部位內徑寬4倍以上,取兩個體位即可診斷。亦可採用綜合指標,即有以上表現以外,再加上脊柱後伸位15~20分鐘後,左腎靜脈擴張近端血流速度≤0.09m/s,腸繫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在9度以內為參考值。

  4、血尿應選擇那些檢查?

  (1)醫生的體格檢查:

   除注意全身查體外 泌尿系統應是查體重點 腎區壓痛叩擊痛 上輸尿管壓痛點 腎臟雙合診等

  (2)實驗室檢查: 

  尿常規檢查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檢查 除此之外應注意腎功能的檢查 根據可能的病因有選擇的檢查自身抗體 血漿蛋白電泳 凝血溶血機制的檢查 骨髓的檢查等對血液疾病引起的血尿的診斷是必要的 伴有全身出血傾向的血尿應查DIC 出血熱抗體 位相顯微鏡尿液的檢查是一項簡單無創傷的鑑別腎性和非腎性的檢查 通過腎小球濾過的紅細胞常常變形才能濾出 可表現桑格形 梭形 摺疊形 多邊形 三角形 變形的紅細胞一般佔85%以上;未通過腎小球的紅細胞往往以原形排出 有時因細胞內脫水僅表現皺縮的紅細胞 不同於變形的紅細胞

  (3)器械檢查:

  B超:對診斷腎臟的大小、輪廓、腎積水、上輸尿管擴張、結石、腫瘤、胡桃夾現象多囊腎有幫助,胡桃夾現象時腹主動脈左方的左腎靜脈直徑比腹主動脈前方的左腎靜脈寬1倍以上 CT和MRI檢查:主要用於腫瘤 結石 結核的診斷 膀胱鏡的檢查:對診斷膀胱結核 腫瘤 結石 潰瘍有助 因腎功能受損 不能行靜脈腎孟造影時 可在膀胱鏡檢查的同時行逆行造影以便確定梗阻的部位和原因腎活檢檢查:對腎實質性疾患確定病因和性質十分必要

  5、西醫治療

  血尿的病因複雜,涉及的病種較多,其治療主要需針對病因進行,不同疾病有不同治療方法,同一疾病臨床和病理不同治療方法也有別。

  一般方法:尿血嚴重者應臥床休息,如有腎絞痛可給予解痙劑。

  非腎性血尿可以用止血劑:為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使出血時間縮短而起止血作用,可用大量維生素C、蘆丁、安絡血等。抗纖溶藥物可用6-氨基己酸、抗血纖溶芳酸、血凝酶等,但有使血塊堵塞尿路之弊,必須慎用。

  嚴重尿血,藥物治療無效者,要查詢原發病因,針對病因治療。

  6.中醫單方驗方療法

  白茅根湯:白茅根30~60g,水煎當茶服。用於各型尿血。

  止血方:白茅根12g,炒梔子15g,小薊6g,水煎服,每日3次。用於實證各型尿血。

  地榆湯:地榆15g,生地20g,白茅根30g,水煎服。用於實證尿血。

  薺菜湯:薺菜30~60g,水煎服。適用於陰虛尿血。

  薺菜生地湯:取薺菜30 克、生地12 克,煎湯服用。適用於手足心熱、面頰潮紅、大便乾結等陰虛尿血。

  竹葉代茶飲:車前草15g,竹葉心10g,麥冬6g,煎湯代茶飲。用於熱結膀胱之尿血。

  茜草湯:取茜草 30克,煎湯服用。適用於血尿有小血塊等淤症尿血。

  黑木耳30g,黃花魚120g,用水5碗,煎成2碗,為1日量,分2次服。適用於石淋之有血尿者。

  琥珀粉3~6g,燈心草、薄荷煎湯調下,每日1次。適用於石淋之有血尿者。

  苦蔘煎劑:苦蔘6g,黃柏10g,白茅根30g。清熱除溼,涼血止血。

  7、護理調攝

  (1)肉眼血尿期間,應注意心理護理,消除患兒對疾病的恐懼感,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平靜。

  (2)尿血時注意觀察尿色深淺變化及有無血塊,並記錄尿量情況。

  (3)注意衛生,勿坐臥溼地,勤換內褲,保持尿道口清潔。

  (4)及時治療感冒、瘡癤、紫癜等疾患。

  (5)節制飲食,避免過食辛辣肥甘之品。

  (6)尿血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尿血量大者應臥床休息。

  (7)宜清淡飲食,忌食辛辣燥熱之品。過敏體質者,忌食蝦、蟹、魚之類。

  (8)避免不必要的導尿及泌尿道創傷性檢查,以減少血尿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