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缺血行亦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有別於化膿性感染引起的股骨頭壞死。它已經成為骨科臨床上常見而又難治的慢性疾病之一。
自1888年世界醫學界首次認識股骨頭壞死這一疾病至今,股骨頭壞死已成為多發病、常見病。尤其是激素的廣泛應用,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飲酒人員的增加,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患此病者約3000萬人,我國約有400萬人。最新的調查表明,該病的發生無明顯的性別差異,任何年齡均可患病,但以31~60歲最多,開始多表現為髖關節或其周圍關節的隱痛、鈍痛,負重活動後加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髖關節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若治療不及時還可導致終身的殘疾。
股骨頭壞死的致病因素較多,一方面屬非創傷性的,如長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長期酬酒;另外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肥胖症、痛風、放射治療後、藥物影響等,也易造成股骨頭壞死。另一方面屬創傷性的,由於髖部外傷後,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等均可造成股骨頭區域性缺血,進一步發展為壞死,加之髖關節為長期的主要負重關節,日久就會發生關節間隙縮小,股骨頭塌陷,隨著病情說發展,股骨頭碎裂,變為扁平狀,從而影響整個髖關節的功能。股骨頭壞死晚期常引起髖關節嚴重致殘,因此,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股骨頭壞死很像樹木的某節樹枝,由於蟲害或者其他原因,使該節樹枝枯死,枯死的過程是漸進的,枯死的樹幹不堅固,易碎裂,但枯木也會逢春發新芽,長新枝,這類似於股骨頭壞死的治療過程。因此大多數股骨頭壞死的患者要積極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