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吳安華

  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邪風可以導致人運動和感覺障礙,並把這種情況稱為中風,這是中風一詞的由來。現在中風一般指腦血管疾病,也叫腦卒中(stroke),與古代所說的中風在意義上有所不同。中風可以分為缺血性腦中風或出血性腦中風,也就是常說的腦梗塞和腦出血。中風與心血管疾病具有相似的危險因素和發病機制,因此經常統稱為心腦血管疾病,在西方國家,統計發現第一死亡原因是惡性腫瘤,第二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第三死亡原因是腦血管疾病。但在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的統計資料均顯示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腦血管病超越心血管疾病成為第二大死亡原因,但不論在西方還是中國,心腦血管病合起來都是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因此如何控制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成為各國衛生系統的重中之重。

  在腦中風中,缺血性腦中風佔80%左右,其他20%左右為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是由於供應腦組織的血管閉塞導致區域性腦組織損傷,這種閉塞可以是區域性的血栓,也可以是身體其他部分血栓脫落所形成的栓子。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腦梗塞,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腦出血呢?從外表上不可能由統一的標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體檢進行篩查,如進行頸內動脈超聲檢查,頸內動脈存在狹窄的患者,發生腦梗塞的機率更大。對高危人群進行腦血管的核磁共振或CT檢查,存在腦血管狹窄的患者將更容易發生腦梗塞。由於睡眠中血壓下降,容易導致區域性血栓形成,因此清晨將更容易發生急性腦梗塞。我們在臨床上也遇到過長途坐飛機或坐車不活動從而因靜脈血栓脫落而形成的腦梗塞。實際上在臨床上有許多的隱匿性腦梗塞,也就是常說的腔隙性腦梗塞,雖然有腦組織壞死,但患者沒有臨床症狀,這部分病人應增加警惕,因為他們發生症狀性腦梗塞的機率要遠高於正常人。而腦出血通常由於高血壓引起,由於區域性血管壁薄弱,在血壓增高時,血液穿透血管壁進入腦組織,導致腦功能障礙,由於白天活動時血壓往往升高,因此腦出血一般發生在白天,或酗酒以及情緒激動導致血壓劇烈波動時。實際上出血和缺血並不是完全獨立的,有部分腦出血就是繼發於腦缺血的。

  那麼心腦血管病是如何發生的呢?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說導致心腦血管病既有遺傳背景的因素,也有環境的因素,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謂的遺傳背景,也就是基因的作用,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中國人腦血管病高發而西方人心血管病高發的原因。我們可以從進化的角度對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加以簡單的解釋,在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過程中,脂肪代謝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而脂肪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同樣關鍵。那些可以快速動員脂肪,使脂肪重新分佈,提高血脂水平的基因可能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對生物體有利,人體的一些反應可以提供佐證。例如面對長期的寒冷天氣時(冬季到來),脂肪往往向內臟部位遷移,導致腹部增大(也就是常說的啤酒肚),這是人體為保護重要器官而做的準備,而長期的壓力,過量飲酒,缺乏鍛鍊等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脂肪的異常分佈可以導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這種壞脂肪的濃度升高,當局部血管壁有炎症時,這種壞脂肪沉積於血管壁上導致血管狹窄。低密度脂蛋白是由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合成的,因此控制膽固醇的血液濃度也非常重要,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使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因此多進行室外活動應該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除了基因的因素之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還包括吸菸,糖尿病,老年,高血壓等。

  從以上可以看出,心腦血管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而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控制血脂,目前方法有很多,包括應用降脂藥物,鍛鍊等。有一個國家在這方面做的最好值得我們學習,就是日本,他們通過立法控制男性和女性的腰圍,男性不得超過85釐米,女性不得超過80釐米,如果超過相應數值,超標者所在部門將受到重罰,這一手段有效的控制了脂肪的異常分佈和血液中壞脂肪的濃度,因為有研究證實腰圍超標與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具有相關性。目前日本是全世界心腦血管病發病率和致死率最低的國家,不能不說與這項簡單的法令有重要的關係。在中國我們雖然沒有相應的法令,但我們可以遵循這一簡單的做法,同時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少吃高膽固醇及高脂肪食物,不吸菸,不酗酒,多進行室外運動,經常監測血壓,減少長期壓力,做到心態平和。我們確信心腦血管病是可以預防的,即使在發病後,通過積極的治療並遵循上述原則,也可以恢復健康的人生。心腦血管病是長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加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時間較長,往往不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著重強調對於心腦血管病的重視,如何使每一個人特別是有家族史以及肥胖等危險因素的人真正對心腦血管病重視起來是我國控制這種疾病的根本中的根本。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