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醫師 殷旭

  “冬病夏治”健康月

  隨著夏至的即將到來,悶熱難耐的三伏天就要如期而至。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健康月活動即將在我院展開,那麼什麼是“冬病夏治”呢?

  一、什麼是冬病夏治

  所謂“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防治疾病的一種特色療法,該法雖已歷經千年,仍在煥發出燦爛的光芒,為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和了解。“冬病夏治”源於中醫傳統理論《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論》篇中“秋冬養陰,春夏養陽”的理論,它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以扶持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這裡,“冬病”是指所有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主要包括兒童以及成人的過敏性哮喘、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結腸炎、凍瘡、胃痛、頸椎病、慢性腹瀉、部分虛寒婦科病引起的關節痛、腎虛引起的腰痛,老年畏寒症以及屬於中醫脾胃虛寒類的疾病。中醫認為,此類疾病大多具有陽氣虛損,惡寒怕冷,遇寒發病等特點,往往於冬季發病或病情加重,有甚者到了夏季也不能脫去棉衣。“夏治”則指這些病情到夏季一般會有所緩解,所以在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夏季三伏天,對“冬病”進行辨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藥,即可通過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預防冬季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

  二、冬病為何能夏治

  這裡首先要談談中醫“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醫整體觀的基本內容之一。中醫理論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簡單而言就是說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體,而人體也會隨著自然界的運動發生相應的生理病理變化。中醫將自然界存在的許多致病因子概括為風、寒、暑、溼、燥、火,稱為“六淫”,其中寒邪引發的疾病,多發生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黃帝內經》認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也就是說,自然界在一年中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在春季夏季自然界生長旺盛的時候,養護人體陽氣。在秋冬自然界收藏的季節,人體要固戶陰液。特別是一年中天氣最為炎熱的三伏天,人體陽氣相應最為旺盛的時候,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逐風祛寒,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祛除體內沉痾,預防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併為秋冬儲備陽氣,令人體陽氣充足,至冬季到來時則不易被嚴寒所傷,所以是治療冬病的最佳時機。此時用藥物外敷、內服、薰洗、鍼灸治療、食療等適當的方法培補陽氣,使自然界的陽氣、人體自身的陽氣和藥物的效能共同發揮作用,以糾正人體陽氣的虛弱狀態,消除體內留伏的痰溼水飲,達到預防“冬病”發作或徹底剷除病根從而治癒疾患的目的。

  三、冬病夏治有哪些禁忌

  許多人都認為人人都可“冬病夏治”,其實不然。專家明確指出:“冬病夏治”並非包治百病,有其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以下人群都不適宜敷貼治療:

  (1)孕婦或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糖尿病等器質性疾病患者;

  (2)面板長有皰、癤以及面板有破損者;

  (3)疾病發作期(如發燒)的病人。

  (4)對敷貼藥物嚴重過敏者。

  四、春夏養陽要注意什麼

  穴位貼敷療法的注意事項:敷藥當天,患者應洗澡,著棉質衣衫,避免過多出汗;外敷期間感到區域性灼熱痛癢難忍,可以隨時揭去藥膏,尤其是兒童貼敷時,家長一定要多觀察多詢問;貼敷部位若出現水泡,不必驚慌,保持周圍面板乾燥,不要擠壓水泡使之潰破,水泡可自行吸收,若潰爛感染要及時到醫院處理;貼敷患者要避免在過冷的空調房中停留,更不要讓電扇或空調直吹身體;貼敷期間飲食要清淡,忌食生冷、油膩及過鹹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冬病夏治治療的是冬季易發或復發的疾病,在夏季症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症狀,治療後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所以不能因為貼了一次或一個療程而沒感到所期望的療效,就放棄繼續治療,一定要抓住有利時機堅持連續治療,樹立中醫治未病的觀念。

  五、注意飲食調理

  廣義上的春夏養陽、冬病夏治還包括飲食的調攝,通過各種養生方法對人體陽氣加以保護。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因睡眠少、出汗多、胃口不好使精神不振、體重降低,此時若不注重養生,過分貪圖涼爽,很容易滋生疾病,即使當時未發,到了秋冬季也可能百病叢生。因此,在夏令之時,除應注意藥物貼敷,還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體質,進食一些補益之品,進行食補來飲食調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