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高壓氧治療中心 副主任醫師 張登華
第七章  臨床中醫

西醫傳入我國之後成為主導醫學,醫療事故的鑑定以西醫為標準,因此要求中醫師的醫療行為要以西醫診治為主,中醫為輔。讀者如發現本書的內容與教材不同,必須以教材為準。在西醫診治完成後,再用本書的知識輔助治療。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張登華

西醫醫書目錄形式是:以八大系統為綱目,臟器為子目,綜合徵或病種為二級子目。本書目錄編寫方法是:將中醫的臟腑辯證和西醫目錄結合起來,即以西醫的八大系統為綱目,以“證”為子目。本書目錄中的“證” 相當於西醫中的病種或綜合徵的地位。

第一節  中醫對熱病的認識

1 疫癘

《素問・刺法論》說:“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

約五種傳染病開始流行的情況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染,無論貧富貴賤、大人、小孩都可患病。

《瘟病論》說:“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瘟疫之所以發生的原因,不是風邪、寒邪、暑邪、溼邪,而是另外一種可感染人體的,在自然界裡存在的被稱之為“異氣”的物質。“疫”也稱疫癘,由於出現發熱,因此又稱為瘟疫、瘟病,這類疾病具有明顯的流行和傳染性特徵。“異氣”,就是後來西醫所講的致病微生物。慢性傳染病的傳染性不易被察覺,因此發現較晚,例如,結核病的傳染性大約在100年前才被發現了;而艾滋病的傳染性在20世紀80年代才被發現,因此,這裡中醫所說的瘟疫指的是烈性傳染病。

2 中醫曾把寒邪作為病因

正常情況下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時,會出現畏寒、寒戰。急性熱病體溫上升期,也可出現畏寒、寒戰的症狀,但早期的中醫認為兩者的原因一樣,於是寒邪在中醫中也成了熱病的病因。《內經》把熱病歸為一類,稱為“傷寒”,主張用辛溫藥來散寒。

3 傷寒的概念

《素問・熱論》說:“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熱病。”“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人體如果受到寒邪的侵襲,就要患發熱性疾病。現在流行的發熱性疾病都是由寒邪侵入人體引起的,屬於“傷寒類”疾病。寒邪是發熱性疾病的病因。發熱性疾病按此被歸為一類。

《難經・第五十八難》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

廣義傷寒證分為中風證、狹義傷寒證、溼溫證、熱病、溫病五類。

臨床上,有發熱症狀的疾病佔全部疾病的一半左右,中醫將其單獨列為一類。《難經》對熱病臨床表現的描述較《內經》更全面:按疾病的特徵,分為風證、溼證、熱證、溫證,也認為“傷於寒”引起的。狹義的傷寒是指出現畏寒的疾病,中醫裡狹義的傷寒比西醫傷寒病含義要廣,西醫傷寒病是指傷寒桿菌感染人體出現的表現。廣義的傷寒主要包括西醫的感染性疾病,其次是非感染性疾病,例如,風溼熱等。到明清朝代,中醫發現沒有受寒的人同樣也會患發熱性疾病,熱症狀不一定伴隨畏寒,傷寒的名稱從此被棄之不用,用溫病取代。發熱性疾病簡稱“熱病”。

4 熱邪

火有發熱的特性,就人體而言,體溫增高被中醫認為是體內“火”的作用過分強烈造成的,這種“火”被稱為熱邪。伴隨有面色潮紅、呼吸深快、舌質紅、舌苔厚、苔色黃、脈搏增快、區域性紅腫熱痛等,中醫把這些表現稱為“熱象”。自感發熱是體溫正常,而患者自己感覺發熱,如更年期綜合徵出現的潮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的手心發熱,自感發熱也被歸為“熱象”。

5 暑溼

表現為大便質稀,具有含水分多的特點,因而屬於中醫的“溼證”。像痢疾這樣的疾病,伴有發熱,經常發生在暑季,因此中醫稱之為“暑溼證”,認為氣候本身是病因,西醫則認為這些疾病和季節有關,但不是病因,而是痢疾桿菌這樣的細菌作祟。

6 六經辨證

中醫對經脈功能的認識方法類似於西醫對人體八大系統的認識。當它們受外邪侵襲時,就會在其循行的病變部位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和西醫一樣,中醫把發病組織的名稱加在診斷的名稱中:在中醫的六經辨證裡,發生疾病的組織結構是六經;中醫這種給疾病分類的方法和西醫內科學相似。

中醫認為寒邪依次侵犯人體組織器官,稱為“傳變”,《內經》裡的傳變順序是按曆法上六元制定的:

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該傳變順序從外向內,也就是從陽向陰。中醫認為傳變的速度和天文現象同步,按順序每天傳變一條經脈。

《素問・熱論》說:“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頸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寒邪侵入人體的第一天,足太陽膀胱經被侵犯,頭和腰脊部出現疼痛;到第二天,足陽明胃經受累,該經控制肌肉的生長,循行在鼻和眼,因而全身發熱、眼痛和鼻腔乾燥,不能睡眠;到第三天,足少陽膽經受累,該經控制膽囊的生長和功能活動,循行在側胸部和耳的周圍,因此出現胸痛和耳聾的症狀;到第四天,足太陰脾經受累,該經循行在胃和咽喉部,因此會出現腹滿和咽喉乾燥的症狀;到第五天,足少陰腎經受累,該經循行在腎、肺和舌根部,因此會出現口乾舌燥和口渴的症狀。到第六天,足厥陰肝經受累,該經循行在生殖器和肝臟,因此會出現煩躁、腹部脹滿和陰囊緊縮的症狀。

《內經》六經辨證理論的主要內容參見“《內經》六經辨證表”:

《內經》六經辨證表

經脈

出現症狀的部位

太陽

頭和頸部疼痛、腰脊強直

陽明

發熱、目痛、鼻幹、失眠

少陽

胸痛、脅痛、耳聾

太陰

腹脹、嗌幹

少陰

口燥、舌幹而渴

厥陰

煩躁、腹脹、陰囊疼痛

《傷寒論》主要內容參見 “《傷寒論》六經辨證表”:

《傷寒論》六經辨證表

病變經脈

主要臨床表現

太陽

傷寒

畏寒,輕度發熱,全身疼痛,氣短。

中風

多汗,怕風,輕度畏寒,中度發熱,頭痛。

陽明

經證

高熱,大汗,口渴明顯,怕熱,面色潮紅,煩躁,舌苔黃燥,脈洪。

腑證

發熱,持續出汗,便祕,腹脹,腹痛拒按,黃染,脈實。

少陽

寒熱往來(弛張熱或週期性發熱),胸脅部脹痛,口苦、咽乾,

頭暈目眩,脈弦。

太陰

腹脹,嘔吐,腹洩,輕度慢性腹痛,喜按,黃染,舌色淡白,

苔白,脈遲緩。

少陰

寒化

畏寒,乏力,手足涼,腹瀉,口不渴。

化熱

煩躁,失眠,口燥咽乾,小便黃,舌色紫紅,乾燥,少苔,脈細數。

足厥陰

畏寒,飢不欲食,食後即吐,吐蛔。

7 衛氣營血辨證

《內經》和《傷寒論》認為發熱部位是六經。事實上,發熱是全身性的,並不侷限在經脈循行的部位。清代的葉天士認為,發熱的應是全身性的組織,即“衛氣營血”,氣是指榮氣。同時也認為致病的外邪主要是溫邪,並且將疾病的名稱由“傷寒”改為“溫病”。另外,傳變順序按觀察的結果推斷,也和以前不同。衛氣營血辨證的方法是把發熱性疾病的總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被稱為一個“分”,四個階段分別稱為衛分、氣分、營分和血分。並且認為熱邪侵入人體的途徑一般是由外到內,即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其主要內容請參見“衛氣營血辨證表”:

衛氣營血辨證表

病變部位

主要臨床表現

發熱,畏寒、怕風,口渴,咳嗽。

發熱,咳嗽、氣短,口渴,苔黃。

胸膈

發熱,煩躁,苔黃。

高熱、口渴,多汗,呼吸急促,小便呈赤黃色,黃染,苔黃燥,脈洪大。

大腸

低熱,便祕,腹瀉,腹痛,腹脹,多汗,苔黃,乾燥,脈沉實。

弛張熱或週期性發熱,口苦,季肋疼痛,腹脹,噁心,苔黃微膩,脈微數。

低熱,腹脹,噁心,乏力,苔膩,脈濡。

 

 

續  表

病變部位

主要臨床表現

夜間發熱,皮疹初起,躁動,失眠,譫語,舌紅,脈細。

有出血傾向,皮疹明顯,躁動不安,昏迷。

   總結:上述3種表並不是3種不同的辯證方法。如“衛氣營血辨證表”就是對前兩種表的發展和完善。

8 三焦辨證

中醫理論中,也有人認為發熱的組織是三焦。但這裡三焦的概念用臟腑來指代:上焦指肺、心和心包;中焦指胃、大腸和脾,下焦指腎、肝和膀胱。三焦辨證的內容參見三焦辨證表:

三焦辨證表

病變部位

主要的臨床表現

上焦

肺衛

輕度發熱,畏寒,頭痛,口渴,咳嗽,苔白,脈浮。

肺氣

發熱,怕風,輕度畏寒,口渴,咳嗽,氣喘,苔黃,脈數。

心包

昏迷,譫語(不能應答),四肢涼,舌質紅絳。

中焦

高熱,怕熱,口渴,呼吸急促,黃染,面色潮紅,結膜或鞏膜充血,苔黃燥,脈洪數。

大腸

低熱,多汗,便祕,小便不適,苔黃黑,焦燥。

低熱,胸悶,腹脹,噁心,嘔吐,乏力,黃染。

下焦

手足心熱,發熱,紅色面容,口燥咽乾,脈虛。

四肢涼,腸鳴明顯,手足蠕動。

總結:上述四張表格是中醫對發熱性疾病共同規律的總結,並按中醫所謂的自然順序來分段。右側的每一橫格中都是一組臨床表現,每一組的各項表現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被中醫稱為“某證”,類似於西醫的綜合徵。

因故,以下只是登載了部分內容:

9 八綱辨證

八綱包括表、裡、寒、熱、虛、實、陰和陽,用於認識、分析和劃分疾病。   9.1  表證

9.2  裡證

9.3  寒證

9.4  熱證

第二節  熱病臨床表現

1 表寒證

2 表虛證

3  氣分熱證

4 高熱

5 往來寒熱

6 虛熱

7 充血性皮疹

8 出血性皮疹

第三節  咽喉及呼吸系統疾病

1 咽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